2016年9月22日,CSCO盛会隆重召开。早8点,新闻发布会于厦门会议中心一楼新闻中心举行,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副理事长徐瑞华教授、副理事长梁军教授;副秘书长周清教授、副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以及副秘书长郭晔副教授出席本次发布会。郭晔副教授担任发布会主持人。吴一龙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具有国际化突破:大会共安排了59个中文专场、9个英文专场、68场学术早餐会和卫星会,500多个主题或专题报告讲座,论文交流1200多篇吸引了2万多名国内参会代表和150多家肿瘤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术组织参加。国外讲者100余名,国外参会代表80名左右。 主持人:郭晔 副教授 吴一龙 教授 梁军 教授
今天的会议内容可谓是中西合璧,精彩纷呈,各专家总结了3方面亮点。 首先是国际化。今年CSCO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这2大国际知名的肿瘤学会举办了联合专场,分别针对乳腺癌和肺癌这2大常见肿瘤进行专题报告。前者着重介绍了中美2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现状,而后者则针对肺癌治疗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CSCO与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和韩国临床肿瘤学会(KACO)联合举办了第4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国际联合大会(FACO),分别针对亚洲常见的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胆胰肿瘤开展了联合专场,分别介绍各个国家的治疗和研究现状。同时在各个专场中穿插了中日韩3国优秀临床研究的口头汇报,这也显示了CSCO大会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第2个亮点是大家展望的专场。今年CSCO特别邀请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SO)的3位主席同吴一龙理事长分别就临床肿瘤学的外科、内科、精准医学的未来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专题讲座。相信凭着这4位国际知名学会的主席在临床肿瘤学领域卓越的造诣,这4个讲座一定会对听众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从而激励他们在这一领域积极创新,做出更大的研究成果。 第3个亮点是精准医学的内容丰富。上下午各有多个相关的专场,不但涉及了精准药物治疗和精准放疗,还包括了近年来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非常热门的分子诊断的内容,着重探讨了二代测序和液体活检这2项高精尖的分子诊断技术以及在具体肿瘤中的实际应用。相关专题讲座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相信对听众了解这一新技术以及实际临床应用大有帮助。此外,精准医学的另一项内容是大数据,今天上下午各有一个专场涉及相关的内容。不但涵盖了如何进行医学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运用,还介绍了肿瘤科医生如何正确地运用大数据来进行精准医学的研究。为此,在下午的大数据专场中还有CSCO大数据委员会的成立形式,充分显示了大数据已经成为临床肿瘤学研究和精准医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媒体提问环节】 媒体提问: 您好!我对比了去年与今年的CSCO大会日程,发现有一些专场去年没有设置而今年有设置,比如甲状腺癌专场;有一些则是去年有今年没有的,比如去年的ALKmoa专场、转化性研究论坛,还有mTOR的靶向治疗论坛,这些变化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吴一龙教授: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位媒体朋友非常细心的在关注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在每年的大会之后,都会召开一个科学委员会会议讨论,特别是最后经过理事长、秘书长的会议,讨论下一年的专场设计。 第一我们有看到:我们可能有新的Data(数据),如果我们有新的Data(数据),我们会把这个专场安排进去,比如说像你提到的mTOR,还有前两年比较热的,这两条通路的话它不可能每年都有爆炸性的消息,因此我们会把这些东西提上来,有新的结果我们就会他们设置成新的专场来讲。 以后我们会陆续推出一些新的通路来做新的安排,去年有个ALK的专场,今年的ALK专场我们改了,因为今年ALK这条通道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做出了非常创新的研究,因此今年我们将这个专场换了一个名字:来自中国的最强音,大部分都是我们中国自己做出来的研究,这些变化都是根据我们具体情况来做出的调整。 媒体提问: 今年CSCO的日程每天下午除了23号下午是全体大会,其他时间每天下午都有一个继续教育的专场,每一个专场都涉及肿瘤学其中一个领域,我想问一下对于这个的设计,是否是对基层医生的一个精心设计与安排? 吴一龙教授: 今年的CSCO大会特色一个是高大上,另一个是接地气。为什么要特意提出接地气呢? 因为我们有统计,每年来参加CSCO大会的很多是我们基层的医生,他们可能一年只能出来参加这一次会议,所以我们一定要安排一些接地气的会议,因此,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继续教育专场里面专门安排了一些观点的争议,几乎几个大的瘤种观点争鸣,就是在临床学提炼出来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把它放出来,安排不同专家在不同角度“争鸣”,我们希望能通过不同案例的争鸣,能给我们基层医生提供更好的借鉴,这就是我们的继续教育专场所涉及的。 媒体提问: 今年CSCO与国际上的“level”有何区别? 吴一龙教授: CSCO与各个协会合作,大概依照几个方面来遵循国际“潮流”,第一,会议主题,CSCO每个专场做什么内容,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今年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联合举办的会议——以“免疫治疗”为主题,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很显然最热门的是PD1 checkpoint inhibiter-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会议的主调“超出”PD1 PDL1 这个范围,而focus在biomarker上,如何更好的选择病例。 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些更前沿的知识,讨论下一步的免疫治疗会出现什么。第二“level”具有中国特色,不是说越多人来参会就是越好的机会。CSCO某个专题的挑选标准是按照在国际上的国外协会与中国协会中,是哪些人做了实实在在具体的研究工作。 但从CSCO这几个协会的人员投入来看,都是专业领域非常强的专家,“level”也是蛮高的。 ~~看图说话 期待明日更精彩~~ ~~明日全体大会预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