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论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准医学研究专项启动仪式、结直肠癌规范化精准化“防诊治”中国行北京站暨天晴肿瘤论坛在北京人卫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金晶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黄镜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曾益新院士、詹启敏院士等国内多名结直肠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我国结直肠癌诊治难点、诊治策略、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等内容作精彩报告并展开热烈讨论,会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烈。 会场盛况 盛大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刘骞教授担任大会开幕式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并对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部高峰主任主持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并宣读协会选举结果:赫捷院士当选专委会顾问、王锡山教授为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颁发专委会管理章程,并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为王锡山教授颁发专委会管理章程 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为赫捷院士颁发顾问聘书 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为王锡山教授颁发主委聘书 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为副主委颁发聘书 大会主席王锡山教授代表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对委员会的成立背景、意义、发展方向及未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汇报,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闫力处长代表国家卫计委对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委员会未来的发展以及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给予殷切厚望。 大会名誉主席赫捷院士代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并针对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及精准医学课题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介绍。 中国医师协会杨民副会长对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指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国内结直肠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全国性、专业性学术平台,对我国结直肠肿瘤诊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精准医学研究专项的专家出席启动仪式,并对研究专项的启动表示祝贺。 院士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担任本场院士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院长曾益新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先后作主题报告。 院士论坛主席 曾益新院士作了主题为《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的报告:NPC肿瘤组织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调节相关因子能显著影响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基于免疫微环境的分子预测模型是一种可以准确有效的判断NPC病人进展和预后的新指标;该模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于现有临床参数的判断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的预后指标。 詹启敏院士作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和精准医学》的报告:医学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疾病预防与临床诊疗的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应用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詹启敏院士指出,精准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公众需求、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组织、资源、传统医学等方面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主题演讲 西副院长赵青川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梁小波教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夏立建教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江志伟教授担任本场主题演讲的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周总光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云鹏教授、全国肿瘤登记中心陈万青教授先后作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主席 王锡山教授作了主题为《结直肠癌精准防诊治路在何方?》的演讲,对精准医学的提出背景、定义、国内外现状、结直肠癌精准诊治现况、探索与思考以及精准医学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王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精准防诊治任重而道远,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作为结直肠肿瘤的行业先驱,这样的压力,我们要撑起,这样的领航,我们要担当。 周总光教授作了主题为《精准医学与结直肠肿瘤学科竞争力》的演讲:精准医学目前尚不能取代肿瘤的外科切除,但是精准医学理念将加快肿瘤防诊治水准提升的进程。我们要精准实践、重视临床及转化研究,只有当核心技术拥有高级别临床证据之时,才是我国结直肠专科竞争力提升、走向国际之日! 刘云鹏教授作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肠癌研究的趋势与挑战》的演讲:临床和影像信息的集成达到精准诊断与评估;肿瘤基因、蛋白及代谢组学的集成用于筛选优势人群;大数据信息结合患者意愿达到精准决策。关于未来临床问题的回答路径:首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回顾分析,发现目标分子;然后临床试验验证与基础研究验证;最后协作、共享。 陈万青教授作了主题为《中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现状与趋势》的演讲,分享了我国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死亡及构成等大量极具价值的统计学数据,为结直肠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全体合影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外科专业委员会全体合影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放疗专业委员会全体合影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全体合影 花絮 ![]() ![]() ![]() ![]() 与会专家探讨学术问题。 ![]() ![]() ![]() ![]() 与会医师享受学术盛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