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国雄 | 妙手偶得并非“偶”

 流响文学社 2022-06-16 发布于广西
▲李正阳题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宋代诗人陆放翁在谈写作时,一种自然的体会。读这句诗时,有人会认为要写出好文章来,要靠天赋,靠运气,两者兼得才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偶遇之奇景。

我不否认天赋与运气是孕育成功的重点要素,但陆游这句诗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妙手”。

能够画龙点睛是妙手,能够百步穿杨的是妙手,能够起死回生的妙手,能够明察秋毫的妙手,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妙手……所有的妙手都有一个共性:做每一件事都得心应手!

“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这就能成为妙手吧!”不!“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这是完成每一件事的先决因素,也是取得这件事成功的必备心理状态。而做成了这件事,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本手”。

若是表面上看似乎成功了,但却又留有许多瑕疵,甚至是后患。在这件事上,这种人可能连”俗手”都称不上了。

真正的妙手是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做成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地。像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像霍元甲的借力打力的迷踪拳;像朱婷一位农村妹子练成了世界排球巨星;像高中学历的巨晓林经过三十多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施工的行家里手;像草根歌手李玉刚由酒吧驻唱歌手经过千锤百炼走进了国家一级演员的行列……

任何人可能都不愿去做俗手,至少想到的是要做一位好本手,而最积极向上的人才想让自己由称职的本手变成得心应手的妙手。

由本手变为妙手,其实是要经受一种残酷的蜕变。蚕蛹蜕变为彩蝶,河蚌凝练成珍珠,花蕾变成果实——世界上没有哪一件有意义的事成功是唾手而得的。有人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人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要想让自己成为本行业里的妙手,那么,自己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知难而进的人,做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儿东西南北风”的人。

历史上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他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诸葛亮也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这样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他少年时求学时,为了让先生多教一点知识,他把先生用来定时的鸡笼里的公鸡提前喂食。这样,打鸣的公鸡就延迟了因饥饿打鸣的时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喂鸡求学”故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满腹经纶也是靠自己努力勤奋而成为让世人仰慕的妙手。年轻的周瑜在临终前就发出了老天“既生瑜何生亮”的责怨。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心里希望自己成为妙手,而在练就本领过程中怕吃苦,怕受累,甚至放弃理想,无所追求。走进社会后,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这样的人不但成为不了人们所说的”妙手”,连俗手都不成了。如果硬要用“手”字来来冠名的话,只能称为”空手套白狼”或“游手好闲”中的”烂手“而已。

经过了勤奋好学的积累,经过受了千辛万苦的洗礼,经历了万水千山的实践。心智成熟了,聪慧具备了,历练老道了,心胸辽阔了。一旦有机会,才能妙手偶得之。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有的妙手成长不在于一个“偶”字上,而在于“本领”二字!

作者简介

蒋国雄,黄梅县刘佐乡占圩村人,退休教师。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顾问:周慧  刘光天  田宇祥
主编:李滨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