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老师: 我妈总是跟我吵架,她不尊重我,还把我当成小孩子。晚上没洗澡,她对我破口大骂。他们这样制约我的自由,竟然还说我内向没出息。 我想独立,但她不给自由。 呵斥我早点睡觉,我一般都是11点睡觉。总之语言暴力要不得。我觉得他们推销他们的观念,前提是应该让人接受,注意别人的心理感受。 他们认为长辈是晚辈的上级,懂得肯定比晚辈多,要听长辈的话。我觉得首先要关系平等,互相尊重理解。 说话前要先注意礼貌。 鱼儿老师,你给我妈妈提提意见吧。他们从来都不爱看书学习,如果像你这样会学习就好了。真羡慕你。 有空教教我吧,鱼儿老师。我觉得很多家庭问题凭现有能力解决不了,所以只能求助于您的指导。 木木 木木,你好! 昨晚的留言,今早才看到。看了你的留言,似乎在你那里,我应该是一个爱学习,明事理的好母亲。 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达微在我身边读书的时候,他和我也曾经是相绞相杀。我至今还记得他说过的“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做教师的子女”。 假如,可以选择父母,达微一定不会选择我们做他的父母。但我们却依旧会选择他做我们的小孩。 木木,你看到的都是你自己想要看到的那部分。很多真实的故事,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 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做父母的,其实很少有不爱自己的小孩。只不过,爱的方式选择的过于简单粗暴。比如,你强调的语言暴力。 即使,像我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在做母亲的时候,面对孩子的顽劣,也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暴怒。 我不仅骂过自己的小孩,甚至还当着老师的面,抽过达微的耳光。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我对孩子的暴怒,更多的来自于一种迁怒。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不顺心,就会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原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家庭建设,亲密关系的调和上,但我们都做了一件很傻的事。生活的焦点都落在了孩子的身上。 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那时候成了我逃避现实问题的避风港。所以,一旦遇到小孩不听话,成绩不理想,就会暴跳如雷。 孩子与我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我们互相离不开,却又彼此伤害。假如,那时候若是别人怀疑我对孩子的爱,我肯定会嗤之以鼻。 我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事无巨细,都一定要亲自过问。从未想过,这种铺天盖地的掌控,对达微来说,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爱。 不带条件地去爱自己的小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们做父母的,不知不觉就想在孩子的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假如,当初我也能及时悔悟,舍得放手,对达微多一点信任。或许,达微成长得会更加顺利。而不是像现在,偶尔会抱怨我当初对他的无能为力。 所以,木木!你看,在你眼中这么厉害的鱼儿老师,在做母亲时,也有很多自己的无可奈何。 那时候,并不知道我的呵斥中,藏着太多的冷暴力;也不明白,我那么用心用力的小孩,为什么离我越来越远。 我这个人,说话特别刻薄。良言一句暖三春,恶语半句寒一生。总要吃过一些亏,才真正懂得为人父母的风险。 做父母的风险太大了。因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尤其是来自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对孩子不放心。 这种不放心,最后都会演化成一种不信任。其实,身为父母,多少不信任,都是因为不放心。怕自己的小孩不会照顾自己,怕他们将来会吃亏。 当然,这世上有没有好的亲子关系?肯定会有!庄子就曾经说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高境界是:孩子不把父母当父母,父母不把自己当孩子的父母。 孩子当父母是自己的朋友,那就真正做到了尊重平等对话;父母不把自己当父母看待,就能在孩子面前不施展家长的权威。 家长具有权威性,其实刻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对父母的唯唯诺诺,也是融在我们的血液中。特有的文化属性,想要改变,其实很难。 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会当“父母是祸害”。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竟然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水火不容。 归根结蒂,是源于我们做父母的都是第一次做人家的父母。父母的成长,都是在陪伴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成长出来的。 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应该是只有父母。但为什么,我们的小孩,却对我们总是充满了愤怒和冷漠? 这是为人父母,值得研究的重大话题。 木木,我也是在达微的成长过程中,才知道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愿,你也可以引领你的父母和你一起成长。 你要的独立,可以和父母敞开来沟通;父母控制的自由,你也可以和他们提出你的真实看法。 不要害怕和父母对话。要知道,我们做父母的,最渴望的就是孩子和我们知无不言。像朋友那样平等对话,其实不难做到。 难的是,你要先敞开心扉。 祝你愉快! 【一起看电影】爽片来了,2022最新俄罗斯硬核战争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