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王泽枫:文旅融合的实践分享

 天堂的咖啡屋 2022-06-16 发布于海南
编者按:
2019年1月31日,海南师范大学冬季小学期开课,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本期微文根据李王泽枫老师在冬季小学期中的课件整理而成,在此首发,在此向作者致敬。

 01 

文化作为旅游内涵的表现与应用

  1.1 文化主题的选择

文化主题的选择要具有

民族代表性

地域历史代表性

地缘优势性

(1)民族代表性

文化认同感

文化归属感

民族自豪感

(2)地域历史代表性

认知先导性

感知猎奇性

特征鲜明性

(3)地缘优势性

与大环境的共融

与小环境的共生

必要的行业壁垒

案例1:西安市广仁寺

西安广仁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明城墙内西北角,成立于1703年,康熙最后一次西巡之时建立;于1705年建成,距今已有315年的历史。占地约15亩,是藏族、蒙古族、汉族等各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的见证。

这里有两个节日特别重要,其一是燃灯节,就是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其二是每年正月初八的祈福灯会,目前已经形成了西安旅游的一个标志性活动。尤其是正月初八的灯会,在2018年和2019年的正月初八当天都突破了10万的旅游人次,此外每年还有30万左右的游客量以及20-30万左右的信众到访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首先,这里是整个陕西省唯一的一个有着藏传佛教融合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官驻的皇家寺院;其次,这里是包括达赖和班禅等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朝觐路过陕西的行宫;同时,这里是文成公主在西安的奉地。

广仁寺能够看到大量的民族文化的元素,蒙、藏、汉民族文化的整合,再加上与明城墙之间的呼应,所以可以说它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到了陕西之后,不论你有没有藏传文化的基础,或者藏传佛教的信仰,若果想要了解这里的少数民族的,那一定会到广仁寺来。

图片

△ 西安市广仁寺

  1.2 文化主题的呈现

文化主题的呈现要具有

必要的群众文化基础

合理的延展性

未来的上升空间

(1)群众文化基础

意味着易于接受,也就是通俗的文化。假设我们设定了一个文化之后,需要一本像字典一样的说明书告诉大家文化是怎么来的,那么这样的设定是非常失败的。

通俗的就是高雅的吗

通俗一定是大众的

高雅往往是曲高和寡的

(2)合理的延展性

目的在于丰富体验

(3)未来的上升空间

需要市场扩张

案例2:陕西袁家村

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在西安有房地产公司。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资产已达到1亿多元。整个村子是在集体经济所有制经济引导下的全民持股,400多人全是股东,并且如果有任何外界投资进来,必须是他们的村民来作为股东,也就是说要参与,只有资本的介入而不是个人的介入。另外,谁都打破不了袁家村的文化,袁家村的村委会就是一个庞大的组局,大家是共进的,利益是共同来分享,每个村民既是股东,又是实践操作者,所以他一定不会坑骗游客。

袁家村在旅游方面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像华山这样非常知名的景点,我们在陕西招待朋友、亲戚,就一定会带他们去到这里吃正宗的小吃,了解关中文化的起源、缘起。

图片
△ 陕西袁家村

  1.3 文化主题的应用

文化主题的应用要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应用形式不拘一格,但主题要明确统一。

文化的温度增加融入感

现代科技的表现提升传播效率

多样化的文化主题呈现增加“故事”点

案例3:成都锦里

在市场上会有两种声音评价锦里,一种是说它在旅游规划设计方面非常成功,另一种是说它在商业模式上设计得非常成功。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200余家商店,年均游客量能够超过600万人次。

首先,整个锦里,依托武侯祠,它的故事脉络是很清晰的,能够看到以三国文化作为主题的文化,同时也有很萌的元素,比如大熊猫等。将这些文化主题全部容纳进来,同时在锦里还能够体验到巴蜀之地的小吃,非常丰富。

其次,它展现的生活方式,比如茶馆、戏楼,甚至采耳都成为了网红,能够看到四川这边非常舒服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沿袭下来的这种文化沉淀出来的形式。可以说整个锦里在近十年当中已经成为成都的一个旅游名片了。

图片

△ 成都锦里

案例4-1:寒窑——爱情谷——性文化博物馆——婚庆胜地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东面,是著名戏剧《五典坡》(又名《王宝钏》)中王宝钏薛平贵爱情传说上演的地方。但《王宝钏》的故事其实是个悲剧,而这里最开始叫“爱情谷”,说希望谈恋爱的情侣们可以到这里来纪念一下,但仔细想下,如果遇到谈恋爱的新人,会说“祝福你们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吗?不会。所以爱情谷就失败了,随后又要做成“性文化博物馆”,这一下就炸了。

再随后,又做成了婚庆圣地,因为寒窑有一个寒窑酒店,办婚宴可以有足够的空间,生生的给做了一个套房,然而目前为止几乎还没人去。这里的壁画还是以陕西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除了王宝钏的故事,这里还有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还有白蛇传的故事,但没有一个是喜剧。

图片
△ 寒窑遗址公园

案例4-2:沙河湿地公园——中国第一水街——水上美食节

沙河湿地公园的步行街有3100米长,如果是夏天,我们在这条街上转一圈,基本上会晒晕在路上,这是一个新的街区,没有树,没有花,道路很多土房子,招了很多员工充当农民,想效仿袁家村但没有成功。因为袁家村每个村民都是股东,每个村民都会有自己的技术壁垒,我做锅盔,你做核桃,咱们之间不冲突,目的是为了整个袁家村的兴旺,而水街的员工就不一样,我今天看到卖薯片挣钱,明天我也买薯片,最后看到半条街都是卖土豆的,卖椒盐蘑菇的。就是说从管理上、文化设计上来说非常的牵强。

另外在陕西这个地方打造水街也是完全不合时宜的,陕西的冬天可以达到零下5℃,我们去看水景吗,简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水街一共设定了三期工程,但只有第一条街做完了,后面所有的都没建成,因为没有人。

图片
△ 中国第一水街平面图

案例4-3:水上迪士尼——中国第一水上乐园——儿童乐园

这里最初的定位,因为是水上历史名城,所以这家企业要把这里打造成中国第一个水上乐园。我问过他们的项目总监,说为什么不选择去海南?至少四季都可以玩水,但选择西安,一年要闲置八个月。很多小朋友去玩了一次之后,第二次想去,入冬了;等到夏天热起来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了。所以这里每年都要重新开张一次。

其次,这个园子设计得超级大,大到什么程度,甚至成年人在里面玩都觉得非常费劲。园区太大,玩的时间太长,但周围又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最后一班的末班车是下午五点半。

现在,这里已经从“中国第一水上乐园”变成了“西安市南郊的儿童乐园”,落差就很大,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定位不够准确。

图片
△ 水上迪士尼

 02 

旅游作为文化外延的体验与提升

  2.1 特色构造符合文化情节

特色构造的意思就是我们在一个场景当中涉及的表达你主题的标志。

关键词:带入感

案例5: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从大雁塔开始,一直到灯光广场,总长度1500米,涵盖了西安音乐厅、西安市美术馆,还有一个IMAX的电影院。主题雕塑群,一共设计了15个,大型商业中心有三个,商业综合体设计了一个。因为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每年的游客量统计就不够准确,但几乎所有的西安市民晚上都会到这里来玩。这里有很多主题展、音乐会,再加上现在抖音、网红的效应,都给它带来了很强的传播力。

图片
△ 大唐不夜城

  2.2 场所创造彰显文化魅力

关键词:体验价值

案例6:意大利翁布利亚匹诺曹主题公园

这个主题公园的特点是将近30年没怎么变化过,它所有的东西只有维修,原则上不更新。以至于爸爸来玩了之后,会带孩子来,再带孩子的孩子来。所有人在这里都会找到自己童年最快乐的点。这里所有的文创产品都是长鼻子,也做了一些小木偶的变形,告诫所有的小朋友不要说谎,诚实是最主要的,所以这个公园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很难得。

图片
△ 匹诺曹主题公园

  2.3 配套服务扩大文化张力

关键词:驻留时间

驻留时间意味着要丰富游客体验,创造体验价值,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比如每40分钟大家会有喝水的需求,每三个小时有吃东西的需求,驻留时间意味着增加消费。在景区设计也好,在景区管理也好,有效的延长游客的驻留时间一直是大家深度探讨的话题。

案例7:美国奥兰多小镇

奥兰多小镇,最著名的品牌是迪士尼,它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游客接待量最大的一个迪士尼乐园,这里的环球影城设计最牛的就是变形金刚的景区,体验感很棒。再比如未来城,全用现代化科技去呈现,它的规模应当是所有知名最小但游客滞留时间最长的,基本是一步一景,充分体验的话,基本没8个小时是出不来的。

奥兰多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它的旅游从业人口不到20万,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在里面实习,除去这些实习生,他的旅游从业和公共运营人员是16万,但是它每年要接待38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能效比上来说,已经非常高了。就以迪士尼为例,它周围的五星级酒店有4家,四星级酒店有11家,他们不会考虑民宿,所有的酒店是依托主题公园的,而主题公园是靠各种各样丰富的文化体验把游客留下的。

图片

图片

案例8:大唐芙蓉园
仅具形式的空城式公园:

图片

案例9:被称为《美国文化核泄漏》的法国巴黎迪士尼乐园

图片

案例10:被《四大山头-五大领袖》摧毁的佛教圣地

图片

 03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产业联动与融合

  3.1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丰富游客体验
案例11:敦煌莫高窟景区数字中心

图片

  3.2 多产业联合引导重复体验
案例12:迪拜

图片

图片

图片

案例13:日本高野山景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3 文化活起来,文创火起来

案例14:故宫文创

2014年8月1日,一篇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出现,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章。故宫文创开始展露头角。在2018年11月,一档名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开播,一瞬间故宫文创红遍大江南北。截止到2018年12月,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创产品27个系列,将近一万两千个品种,其中很多都成为爆款产品,供不应求。

国际上,文创产品的开发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条,多数知名的博物馆已能完全依靠衍生品而独立存活。年营收高达2亿美金衍生品收入占到大英博物馆70%的收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5年的收入就达到了9.46亿美金,占收入六成。与国外相比,中国消费市场更喜欢跟风,继故宫“萌萌哒”系列走红之后,全国兴起大批跟风的“卖萌”衍生品。

图片

把旅游文化带回家 ≠ 偏离历史文化内涵

只有立足文化根基上的衍生品

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市场打磨

· 作者简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