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佩荣:真相为什么很难看清?要修炼两种功夫【618】特惠活动来咯~

 傅佩荣 2022-06-16 发布于北京

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
——傅佩荣

想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真正掌握来龙去脉,不是靠眼睛。

靠什么呢?

要闭上眼睛,让心思明亮起来。

这个“明”字很重要,《道德经》中几次出现对“明”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

1

体悟什么是不变的

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

常是永恒,也是平常。

能了解永恒的、平常的状况,叫做明。

一般人只了解变化的东西,若能体悟什么是不变的,就代表觉悟了。

什么是不变的?

老子说,道是不变的,自然界的规则是不变的。

能够了解永恒的状况,才是明智的人。

2

从细节看一个人

见小曰明(《老子‧第五十二章》)

能看到细节或小地方,才是真的觉悟了。

我想起小时候住在学校宿舍,老师检查内务都是看角落,看大家不注意的细节。

若能注意到细节,其他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道理是相通的,你要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或头衔,要留意他的小动作,留意他的小心思,由小见大,就叫做见小曰明。

3

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

了解别人叫做智,了解自己叫做明。

能了解别人,代表一个人很精明,但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苏格拉底喜欢引用戴尔菲神殿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很多心理医生会询问病人:你了解自己要什么吗?

你所要的如果真是你要的,当然没问题,也无关好坏,但通常我们都是受别人影响,以致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英国作家王尔德有句名言:

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所要的,另一种是得到我所要的。

为什么?

因为得到了之后才发现,和原本预想的不同。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人不能什么都要,所以必须做选择,也必须放弃很多选项。

如果选择的正好是你所要的,就心安理得而感到愉悦;

如果你比别人更努力奋斗,最后得到的却不是自己所要的,又怎么会开心呢?

4

得到越多越不足

歌德在《浮士德》中写到,浮士德与魔鬼做交易,只要魔鬼能满足浮士德,浮士德就把灵魂给他。

但到了最后,浮士德发现他要的是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里才能得到快乐。

这和老子的想法可以契合。

通常我们都会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可是得到的愈多,愈发现自己的不足;

等到哪一天觉得够了,可以开始付出了,也表示你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老子说“自知者明”,又说“不自见故明”,两者是一样的意思。

不认为自己看到的都是对的,以及了解自己的情况,都叫做明,代表没有执着。

5

人心如镜面

庄子喜欢用镜子做比喻。

他说,人的心好像一面镜子,镜子只要是干净的,上面没有任何灰尘,就能照见真相,照出原形。

镜子有什么特点?

镜子“不将不迎”,不送别人走,也不迎接别人来。

你看一面镜子,它不会只照俊男美女,丑的人都不照。

说明镜子很客观,没有任何立场、没有任何成见、没有要与不要,所以说它不送别人走,也不迎接别人。

它只是反映,而不留存任何一样东西。

但我们一般人的心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的心,就好像是布满灰尘的镜子,不够明亮,照见什么东西都模模糊糊的。

所以,我们看不清一个人,是因为自己的心思不够单纯。

6

清空自己的房间

如何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呢?

“启明”的境界,是老子重点强调的概念。

老子给出的两个方法,第一是虚,第二是静。

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老子‧第三章》)。

肚子尽量吃饱,但是内心最好单纯。

虚不是空虚,而是指单纯,一点都不复杂。

庄子把“虚”这个字发挥得更为透彻。

庄子说“虚室生白”,空虚的房间会显得亮光,要是房间堆了很多东西,无论光线再怎么亮,仍旧会有阴影。

我们的心也是一样,要尽量单纯,“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人是越长大,烦恼越多的。

你看小孩子的心思多单纯,只要看到母亲就很开心,只要看到奶瓶就很快乐,没有什么别的念头或欲望。

7

看清万物的轨迹

只是“虚”还不够,如果只是把不必要的东西去除,而没有自己的理念,你要怎么生活下去呢?

所以老子说,“虚其心”之后不是让它空了,而是要换上一种不同的内容,叫做“道”。

庄子的快乐,是让心可以与“道”结合,只要心的虚达到极致,“道”就会显现在其中。

道家喜欢把“道”比喻成“光明”,光明代表智慧的觉悟。

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

一个人的心能静下来,才能安定,安定之后才能“观”。

由此可以看出万物的轨迹,一切都归于寂静,回归本来状态,这是恒常的道理。

唯有如此,你才能看清万事万物究竟是什么状况,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让内心觉悟自己与道在一起,这样就不再有所欠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