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脑就是我,还是我脑非我?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6-17 发布于浙江

在网络(当当网)上读到到了《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一书的介绍(在线试读部分中的内容,可能是这本书的前言吧?),一些关于大脑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的论述引起了我的兴趣,但是也同样让我感到迷惑。下面这些摘录的内容,就让我很是想不通:

要想了解神经中心主义的代表性案例——认为自我等同于大脑——人们可以去看看荷兰脑科学专家迪克·斯瓦伯(Dick Swaab)在名为《我即我脑》(Wir sind unser Gehirn)一书中的论述。我们在该书导言的开头部分就会读到如下文字:

我们所思考的一切,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都是由大脑决定的。这个精妙机器的结构决定了我们的潜能、局限和性情。我们就是自己的大脑。

自我不等同于大脑的一个理由就在于,我们的身体不仅由神经元组成,还包括很多其他器官,这些器官由其他类型的细胞组成。而且,如果我们不与他人发生社会互动,就不可能成为我们现在的样子。我们将不会有语言,因此也不会有生存能力。由于人类并非天生就是唯我主义者,如果不与他人沟通,我们就不会有正常的意识。

有意识的、主观的精神体验如何能够发生在一个无意识的、冰冷的、按照自然规律运转的纯粹客观的宇宙之中?我们的主观意识状态如何能与宇宙中更广泛的事物契合相应?这些事物完全不受各种心理或逻辑规则的支配,但作为有意识的存在,正是这些规则构成了我们的自我遭遇。

问题在于,如果精神(更不要说灵魂了)只存在于大脑中,而在大脑之外不存在,那么,如果大脑产生了意识,那么意识也必定会产生大脑。当然,这种观点会立即引发另一种回应,认为意识只是等同于大脑的一部分,但这种回应也于事无补,因为情况并非大脑中非意识的部分实际产生了大脑中有意识的部分,至少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机制能够为这种部分——整体关系提供佐证。

想要有意识地行动,我就必须积累无限多的有意识的决定!我必须有意识地意识到我的意识,才能做出行动。但这是办不到的,而这一事实跟大脑没有关系。

人的意识、自我意识从何而来?它与大脑是什么关系?大脑怎样产生意识的?有了大脑的生理条件就能产生意识吗?

这些问题很重要,很吸引人,但是,目前的脑科学和哲学并不能给人准确的答案。可能正是因为这样,这个问题才更为吸引人。

在这些问题上,我认同恩格斯的观点(这个观点中国人都在中学哲学课中学习过,成为了我们大家的“信仰”):

“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0第591页)

根据我所了解的认知科学、脑科学的一些知识,具身认知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释方法:人的意识的产生是以大脑为重要的物质载体的,但是意识的形成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的“全身心”参与的结果,大脑可能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已。仅有大脑是不可能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

人的“全身心”的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实践是如何产生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其机制如何?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

已经在当当网上下单购买了这本书,明天就能拿到书了,准备读一读,了解一下作者马库斯·加布里尔这位“德国哲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以29岁的'低龄’成为自谢林之后德国极年轻的哲学教授”是如何思考这问题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