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学习5:没有记忆力差这回事

 王肖杰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客观类知识学习的要点是记忆。有人说自己记忆力差,这里说的“记忆力”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储,二是提取。据研究,存储方面人与人是没有差异的,换言之,一本书只要你读过了,读的过程中入脑入心没有跑神儿,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存储到你的大脑里去了,不会丢失。那为什么会想不起来呢?想不起来,其实是“提取”方面出了问题,主要原因是提取的线索太少。一般而言线索越多越强烈,提取越容易;线索越少越单调,提取越难。昨天中午吃的什么?想不起来是因为线索太少、太平淡。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考试之前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可是卷子发下来,好像知识又回来了。卷子上的题目本质是一种提取线索,根据这个线索把存储的内容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就是答题的过程。所以平时所说的记忆的问题,更多的是提取线索不足、不强、不牢固的问题。
增强提取线索的方法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胡乱联系。
胡乱联系也是联系,只要有联系就比没联系好。且无厘头的联系好过平常的联系,也就是说联系越有趣、越反常越好。
比如用谐音法背单词。韩语的“厨房”一词发音类似“不饿客”,有了厨房就不会让客人饿着,这样就记住了。俄语“星期天”发音类似“袜子搁在鞋里头”,星期天在家休息,不用穿鞋穿袜子。英语University(大学),谐音“由你玩4年”,可真形象啊。
还有一种胡乱联系线索是身体。比如下面这张超市购物清单:
化妆品,菜,抽纸,鸡蛋,牛奶,饼干,方便袋,酱油,火锅底料,牙膏,袜子,杯子
这些东西彼此不联系,所以不容易记住。而把他们跟身体联系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眼睛像鸡蛋,脸上擦化妆品,嘴里吃饼干蘸牛奶和酱油,吃完用牙膏和杯子刷牙,一手拎着抽纸,一手拎着菜,菜里面有火锅底料,脚上穿袜子。
这样从头到脚按照身体的线索就容易记下来了,如果能画一张图就更形象了。 
电视节目“超强大脑”中的神人记数字匪夷所思,他们所用的方法本质也是联系。他们先把数字与物品建立固定联系,硬背下来。比如3是耳朵,4是帆船,5是钩子,38是女人,43是石山等。然后用数字编故事。观众看到的是他看了一长串数字,然后一个不差地背了出来,而在他的大脑中经历了三个过程:先把数字转换成物品,再把物品编成故事,最后把故事中的物品翻译成数字。
比如记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1415926都能记住,后面就可以编故事了:
一个男人,钩子5钩耳朵3,另一个钩子5钩眼镜8,嘴里叨着哨子9,手里拿着镰刀7,哨子9一吹,扇子32飞起来,一位妇女38一把抓住,飞身上了一艘帆船4,嘴里叨着勺子6,顺着河流26,绕过石山43,看到另一个女人38……
当然这个故事观众是不知道的,所以看起来很神奇。
2.锚点记忆。
就是给记忆设置一个线索,根据这个线索能扩展记起其他的东西。
比如用数字作锚点:两个务必、三好学生、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七情六欲、八项规定等。
比如用谐音作锚点,3.14159可以谐音“山巅一寺一壶酒”。
比如把缩称作锚点,宣传部工作是“上下搞定”:上新闻联播、下焦点访谈(不让负面消息发出来,俗称“灭火”)、搞文化活动、定(订)党报党刊,4个字就能记住一大串内容。我记忆清朝的皇帝就编了一个缩称: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比如用旋律作锚点。《字母歌》肯定每个人都会唱,旋律记下来了,字母也就记下来了。有些歌想不起歌词,哼一哼旋律,歌词也就想起来了。还有一首英文歌《十个印度小男孩》,是教孩子数数的。
电影《天才枪手》讲了一个泰国的天才女孩考试作弊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她参加英语托福考试,先把题做完,然后用脑子把每一道题选A还是选B全部记住,传递给泰国,利用时差作弊。把题目序号和ABCD联系起来,没有任何规律,她用的方法就是旋律锚点,把ABCD跟音符1234联系起来,从头到尾把答案变成一首乐曲。
商标本质也是一个锚点。看到了SONY,就联想到了索尼的产品,并与高质量建立了联系。厂家的品牌建设目的,就是让顾客把品牌和它想传达的意义结合起来。
3.归类联系。
比较的本身就是一种联系。跟正面比较的是反面,跟西方比较的是东方,这样一次性就能记住两个,而且更有利于理解。比如《韩非子》与基雅维里《君王论》比较,可同归于权术类作品。
1954年,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参加日内瓦会议时,将新拍的电影《梁祝》也带出了国门。怎样向外宾介绍?熊向晖连夜写了一份长达15页纸的影评,周总理改成了一句话:“请欣赏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党代会报告结构也可以用归类的方式记忆。一般分四到五个大类,第一部分是回顾,第二部分是目标,第三部分是原则(二、三部分有时合为一体),第四部分是任务,第五部分是保障,就是党的建设。
仅仅建立联系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的重复。学英语的人大概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要想记住,就要在开始的阶段多复习,之后减少复习次数,这样时间精力投入的性价比最高。 

《脑与意识》一书对意识与思维背后的脑活动进行了重新定义、检验和阐释,提出“全脑神经工作空间”,认为调动大脑不同的功能区,能强化记忆。例如阅读文字刺激的是语言记忆区,看图片刺激的是视觉记忆区,讲出来刺激的是听觉皮层……刺激的区域越多,提取的线索就越多,记忆力表现就越好。
《怪诞脑科学》一书认为人脑是背景关联式记忆,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大脑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比如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回到现场,往往能找回记忆。二是信息检索有优先级,常见和近期的信息放在前面,这样节省了检索的时间和精力,但牺牲了准确性。
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需要记住吗?
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记忆或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对于职场人来说,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到自己的脑子里。大脑的主要作用不是存储而是思考。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思考的需要远远大于记忆的需要。
记忆可以借助工具“外挂”,平时常见的档案就是一种,谁会刻意去背档案呢?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一些小软件可以成为信息汪洋大海里的“救生筏”。推荐3个:
一是为知笔记。它相当于一个大笔记本,想记什么都可以,优点是查询功能很强大。其它笔记类软件,比如印象笔记等功能都差不多,选一个顺手的就好。
二是CS全能扫描王。它把手机变成了扫描仪,最适合拍纸质文件,同时有简单的笔记软件功能。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把拍歪的图片正过来,把梯形变成四方形,还能把底色变成纯白,看上去非常清晰。当然也有OCR文字识别功能,能把图片上的文字变成可编辑的文档。
三是flomo浮墨笔记。它最适合记灵感,虽然零零碎碎,但能用主题的方式连接起来,符合人的自然记忆规律。
相关内容可以参看《怎样记笔记》系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