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有多好? 提到运动,不少人都会说没时间、没场地。 而跳绳正可以满足那些大忙人、懒人的需要,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模式进行。 不管是减肥,还是增强心肺功能,它绝不会比跑步等逊色! 到底跳绳有多好?怎样跳绳才最适合?姿势上又有什么要注意? 跳绳,不受人数或场地限制,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运动! 但跳绳其实不只方便,它更是一个「健康效益」十分高的带氧消脂运动,非常适合没时间做运动而又关注健康的都市人。 跳绳适用于高强度间歇训练 跳绳其实是一种很适合做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运动! 相信运动爱好者对HIIT的概念都不会陌生,其原理是在短时间内间歇式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在大约20至30分钟内以运动、休息、运动、休息,或者高强度、低强度、高强度、低强度的间隔模式运动,令心跳升至最高心跳率的约80%。 跳绳时,除了下肢肌肉发力跳起外,上身的核心肌肉也要发力,以维持身躯的稳定,是一种同时运用到全身肌肉的运动,因此比起单关节运动更能更快地推高心跳,也更适合作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的好处近年愈来愈广为人知,而结合了HIIT模式的跳绳运动,为身体带来的益处更加显著: 1. 消脂减肥 以HIIT模式跳绳,会令肌肉感受到疲劳,产生后燃效应(Afterburn effect)。 即不只运动当下能燃烧脂肪,甚至在运动后仍继续烧脂。 美国有研究指出,成人进行30分钟的跳绳运动后,大概可以消耗350至400卡路里,相当高效益! 2. 提升心肺功能 跳绳本身是有氧运动,有助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等的风险。 如果以HIIT的方式跳绳,心跳上升至最高心跳率约80%,对提高自身最高摄氧量、强化心肺功能有更大帮助。 3. 锻炼下肢肌力 跳绳很依赖下半身的肌肉发力以带动整个身体向上升,所以有助锻炼相关肌肉的力量,包括小腿的腓肠肌(gastrocnemius)、大腿的腘绳肌(hamstrings)和四头肌(quadriceps),以及臀部的臀大肌(gluteus maximus)等,从而减少日常因肌力不足造成的痛症,尤其单脚跳的锻炼效果更大。 4. 改善平衡力 单脚跳绳同时能够训练身体平衡力及刺激臀中肌(gluteus medius)发力,当训练效果能转移到日常生活,就可以令日常走路或上落楼梯时,盆骨更加稳定,减少因为失平衡而跌倒的风险。 5. 提升运动表现 跳绳是增强式训练(plyometric training)的其中一项,它的肌肉发力模式是伸展收缩循环(stretch-shortening cycle),有系统的进行跳绳训练。 再配合其他增强式训练及负重训练,可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每步之间减少触地时间,加快动作反应及转换方向,转移至其他运动项目上,表现也能提升。 如何以HIIT跳绳? 跳绳的动作不少,如一弹一跳(即双脚跳起)、开合跳、单脚交替跳等,每个动作都有其优点,当中较易掌握的动作包括: - 一弹一跳:最基本的步法,相对简单 - 开合跳:训练步法协调 - 单脚交替跳:训练步法协调及平衡 至于训练方法,可自选5至6个动作,然后尝试每动作跳60秒,中间每完成一个动作休息30秒,重复3至4组,慢慢适应后可增加跳的时间。 初学者可选择较容易的一弹一跳或开合跳等,较有经验的可尝试单脚交替,甚至交叉脚等。 跳绳姿势3大重点 姿势方面,跳绳看似简单,其实要留神的地方很多,稍有不慎很易会受伤,跳之前最好先看看以下三点: 1. 初学者应由双脚开始,慢慢锻炼令肌肉有足够力量及平衡力后才做单脚跳 2. 跳起时身要站直,离地约5至10厘米即可;过度用力向上跳反而浪费力气 3. 落地时勿第一时间以全掌或脚跟触地,应以前掌落地,减低对关节的冲击 跳绳姿势教学(看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跳绳除了注意动作外,绳、场地和热身动作都不可或缺: 绳的长度 一般轻巧的塑胶绳便可,但要注意的是绳的长度应适中,量度的方法如下:把绳踩直后,双手握绳时尝试弯曲手肘,弯曲度约90度即属合用。 跳的场地 应避免在坚硬的地,例如水泥地,进行跳绳运动,因为地面太硬会对关节造成较大的冲击力,有机会损害关节,一般建议在缓冲力较好的草地、木质地板,或在硬地铺上一块毯子跳绳,减低受伤机会。 跳前热身 除了一般的静态伸展热身运动外,可加入动态热身,例如Ankle hops(即重复跳弹,脚前掌落地而后跟不触地)及开合跳,让身体预先适应跳绳的状态,亦能提升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做好运动的准备。 可按个人需要调整强度 不过,跳绳虽然简单,但以高强度间歇模式进行,强度也属颇高,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调节跳的速度、维持时间及休息时间以调整强度。另外,跳绳对心血管、下肢关节或脊椎有问题的人士来说也有一定风险,故建议应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