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主义诗人的浪漫情怀,杜甫《望岳》

 泊木沐 2022-06-17 发布于辽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描写百姓疾苦,战乱摧残,具有史书一样的意义。就是他,骨子里也有浪漫情怀,他写过一首《望岳》,让人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杜甫。

望岳,就是望五岳之首泰山。泰山,古称岱宗,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炫耀他作为帝王的权势。杜甫游览泰山,立刻被泰山的景色所吸引,他变得感性起来,他要写一首诗,歌颂泰山的神奇秀美,表达他对壮美山河的热爱。

杜甫心情十分激动,以设问句开篇。你觉得泰山的景色如何啊?这还用问,当然是汇聚天下山川的气势,蕴藏雄浑伟岸之美。杜甫等着人们和他一起夸赞泰山。紧接着他又说,在齐鲁大地上,没有比泰山更醒目的山川了。在齐鲁大地的任何一处地方,映入眼帘的只有泰山。

泰山这么美,汇聚了造化之功。泰山的美是天然的、大气的、独一无二的,是不是感觉已经有点儿语无伦次了。那就对了,面对泰山会发现任何形容词都显得逊色。泰山很高,阴阳在泰山分割。同一时间,泰山的阴面和阳面,就像早晨和晚上差别那样大。太夸张了吧,杜甫眼中的泰山,山南山北迥然不同。因为夸张,凸显浪漫。

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泰山如此之高,杜甫站在何处,才能看到“阴阳割昏晓”的壮美景色。别着急,杜甫告诉你答案。层层白云,涤荡胸中的抑郁,杜甫睁大眼睛眺望归鸟投林。他站在泰山最高峰,内心中充满豪情。由于他站得太高,他的视角从仰视变成了俯视。他突然发现,泰山的众多山峰看着变小了。

杜甫站得高,他会就此蔑视泰山吗?当然不会了,他感谢泰山给他带来了震撼力,他希望这股豪情激励他锐意进取。登山路就像人生路,杜甫的浪漫构建在现实之上,他没有忘记人生抱负。

他是征服者,泰山在他脚下。他是行路人,立志攀登高峰。他是伟大的诗人,记录时代变化。一首《望岳》,让人看到了杜甫的浪漫,也看到了他胸中的志气。后人读到这首诗,都会佩服杜甫的创作能力。别人游泰山,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游记未必可以这么生动。杜甫,他做到了,一首诗堪比别人几千字的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