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ù kān zhī lùn不 刊 之 论刊:削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就削去重写。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也作“不刊之说”。 近义词:天经地义、不易之论、颠扑不破 【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典故】 汉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辞赋家名叫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 )人。 扬雄小时候好学,不只是研究章句,通晓字词解释而已,博览群书无所不读。为人平易宽和,口吃不能快速讲话,静默爱沉思,清静无为,没有什么嗜好欲望,不追逐富贵,不担忧贫贱,不故意修炼品性来在世上求取声名。家产不超过十金,穷得没有一石余粮,却很安然。自身胸怀博大,不是圣哲的书不喜欢;不合己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却很喜欢辞赋。 王莽当政时,刘歆被封为上公。刘歆和扬雄都是当时的大才,而政治和学术倾向各异。扬雄有些口吃,觉得还是写信交流更方便,于是二人经常用文章互相交流。在扬雄的《答刘歆书》中,扬雄对张伯松的文章非常赞赏,张伯松也并称赞他的文章:“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例句】 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