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泉谱 崇宁版别分类示例 ——崇宁重宝之“正字类·美制小头重”细目 崇宁重宝版别众多体系庞大,初学者玩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从自己的藏品中去分门别类。但如何分类?这确实是对玩家阶段性学习的一种考验。《崇宁泉谱》将崇宁版别按照钱文书写特征分为:“正体”、“异体”和“铁式铜钱”三个纲目,其中崇宁重宝的“正体”下列了诸如“纤字类”、“正字类”、“小字类”等十个类别,而“正字类”又划分了诸如“美制大字”、“美制”、“美制小头重”等等十个细目。本文重点解说“美制小头重”细目是如何归类的。 所谓版别分类即在钱文相近的版别之间找到其钱文的共性特征进行归纳。细目是将钱文书法特征按照分类主干进一步细化,从而找到钱文版别变化支系。崇宁泉谱 所谓版别分类即在钱文相近的版别之间找到其钱文的共性特征进行归纳。细目是将钱文书法特征按照分类主干进一步细化,从而找到钱文版别变化支系。下面我们试以崇宁重宝“正字类·美制小头重”细目来做具体说明。如图: 此版是“美制小头重”细目的本体,也是“美制类”中的一个基础版别。“美制小头重”细目中的所有版别都是由“美制小头重”演变而来的,同时该细目也是“美制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实由此版演变的钱文变化版很少,仅有“美制小头重挑丁”一个小变化版;而更多的则是形制变化,诸如“美制小头重大样”、“美制小头重小样”、“美制小头重阔缘”、“美制小头重阔缘小样”、“美制小头重背上俯月”、“美制小头重背下直纹”等,另外还有一个“美制小头重肥郭”,其钱文略有加刀变化。 崇宁泉谱 “美制小头昂重”,此版变化一眼可见重字明显高于面郭的下沿且有仰意,即所谓“昂”的变化,其实重头第一撇略平且与第一横距离也近,显得重头有点扁,形制方面外缘明显细一些。这是“美制小头重”细目的一个基础版别,此版还有“美制小头昂重阔缘”和“美制小头重阔缘大样”的变化版。 崇宁泉谱 “美制小头重俯宝”,既然用宝字命名,其钱文变化最明显的特征肯定是宝字,此版钱文较之本体略小,宝字转折处已经没有棱角,笔画圆润,宝之贝字向前倾斜形成俯势。这是“美制小头重”演变过度中的一个重要版别,同时其存世也是“美制小头重”细目较为少见的版别。此版还有一个变化版,即“美制小头重俯宝仰重”,存世更少见。 崇宁泉谱 “美制小头重狭宝”,此版大概是该细目中最为常见的版别。钱文与“美制小头重俯宝”极为近似,没有一定的版别功力是无法一眼看出变化来的。此版最大的特征如其名,即宝字狭小,特别是宝足。此版钱文整体较小,笔画的收笔往往尖出,似书法中的病笔“鼠尾”,如崇示字的撇、重头一撇、宁丁勾以及宝冠第一撇等等。此版也是“美制小头重”细目重头最小的基础版,其变化也都是形制方面的版别,如“美制小头重狭宝小样”、“美制小头重狭宝阔缘”、“美制小头重狭宝阔缘大样”等,另外还有一个加刀固定版,即“美制小头重狭宝狭重”。 崇宁泉谱 我们再来看看这四个版别的钱文变化的对比: 从左至右依次是:“美制小头重”、“美制小头昂重”、“美制小头重俯宝”、“美制小头重狭宝”,钱文最突出的变化是:重头越来越小、宁勾越来越直,宝字越来越狭。如果说“美制小头重”仍保持着“美制”那种笔画方折、顿挫鲜明的笔法,从“美制小头昂重”起,笔画逐渐圆润,体势也渐趋柔弱。这也是“美制小头重”细目版别排序的重要依据。 崇宁泉谱 小结:该细目共收录十九个版别,其钱文的统一特征为“小头重”,其演变过程中共跨越了三个基础版和一个重要的过度版别,即上述重点介绍的四个版别,演变的特点是钱文越来越小。如果我们在版别整理时能够准确把握钱文特征以及形制变化,就能够做好版别归类。 戊戌孟月·星桥写于《崇宁泉谱》付梓前 (声明:如果你喜欢拙文,转载时一定要说明出处。图片我做了暗记,尽管影响了图片的美感,也只能这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