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里医生》:与自己和解,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忙里偷闲hh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
该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讲述了他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作者通过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蛤蟆先生爱炫耀、自卑性格和抑郁情绪的来源,指出童年经历会对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并阐释如何在心理上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书中蛤蟆先生有几个好朋友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有一天鼹鼠发现蛤蟆先生一反常态郁郁寡欢,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蛤蟆庄园也因此荒废了。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找咨询师苍鹭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过程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书中一般把心理学状态分为三种:

    人的内心存在三种自我的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这三个自我状态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们不是同时出现,而是交替着出现,但我没能察觉到

1.儿童自我状态:“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他倒是挺愿意去问明智的河鼠,“鼠儿,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因为这么一问,责任就从他的肩头卸下了。

'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原来自己过去的生闷气,不说话都是归结在这个状态里了。还有就是总爱问别人,“你怎么看?你觉得怎样更好?”以为是自己比较顾忌别人,为身边人考虑的,关心人的方式呢,原来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推卸责任,儿童状态在其主导作用。

2.父母自我状态:父母型人格用自己的标志去评判他人。

杨绛说:“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伴侣,朋友,合伙人,皆是如此。收起自己改造他人的执着,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因为人是叫不醒的,人只有痛醒。”随着年纪的增大,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活成了过去自己看不惯人的习惯,喜欢用自己的道德观点去评判事物,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如果对方不愿意或抵触,又拿出自己吃的盐别你吃的饭还多的嘴脸去教育人,实在说不过又退回到儿童转态去怄气。原来自己是这样的招人嫌。

 3.成人自我状态: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作为成人后的我们,只能自己和自己和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大人,所有的感受,状态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所以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人能改变你,伤害你的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不要自卑,不要自大,你终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后有话说;希望在这忙碌的日子里,你能停下来闲一闲 。忙里偷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