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李柔和up 2022-08-23 发布于河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020年8月1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国内出版,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译者陈赢,书号:9787201161693,全文208页,共十六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描绘了诗和远方,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则强调固守当下。故事塑造了五个主要角色——蛤蟆、苍鹭、老獾、河鼠和鼹鼠。主角是蛤蟆、心理医生老獾。

本书作为英国童话《柳林风声》的同人篇,讲述了蛤蟆先生在经历挫败之后陷入困境,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小动物们帮他联系了心理医生苍鹭先生,最后在苍鹭先生的引导和帮助下,蛤蟆先生转变了想法、恢复了自信,开始了健康的新生活的故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经典的心理学书籍,畅销多年,其价值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本书提到了“自我”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幼年型自我”、“成年型自我”和“家长型自我”。

“幼年型自我”:面临事情时会有无力感、自我无价值感、喜欢依赖他人,接人待物的方式是父母幼年时期教给自己的。比如当他人关心你时,下意识的回应“挺好的”、不能发脾气、要做有教养的小孩子,比如爱生闷气;

“家长型自我”:面临事情时会像父母一样发脾气,或者像小时候父母批评自己一样进行自我批评,而不是自我辩护,完美主义,对自我要求高;

“成年型自我”:是成熟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自己,面临问题的时候,可以换位思考、全面思考,分析事情来龙去脉,更加理性和可观的看待问题。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备三种类型的“自我”,会在不同情境下切换。三种自我状态的心理活动都是值得肯定的,没被淘汰反向肯定了其价值所在。本书教给我们如何辨别三种自我状态,并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呈现出怎样的自我状态以应对当下局面,而非一切由身体自我反应。

大部分时候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往往都是我们无意识的选择。经过心理分析,行为前加入了“我”的“选择”,就提升了“掌控感”,可以加游刃有余、自信有度的在生活中周旋。

本书表述方式深入浅出,简单易懂。是心理学入门书籍,帮助我们回到简单的快乐,推荐指数五颗星。

撰稿:李柔和

编辑:陈小凡

签发:李柔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