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眼里,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等皆因“痰湿”而起。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 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 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且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或情志失调、或饮食失节,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的发病率已经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 诸多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或手术切除不久后复发,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结节、囊肿、脂肪瘤、息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痰湿所致气滞血瘀,也就是气的运行不够通畅,无法正常推动血液流动。 无论是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又或者是脂肪瘤,虽然他们的患病部位各不相同,但是发病的机理是一致的。因此凡是人体内气血长期不能流动,导致的积聚肿块都可以采用此方治疗。 有人认为得了结节、肿块等直截了当的切除就好了。 然而,这种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体气滞血瘀的状态。临床上经常出现在切除结节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在相同部位,或者是身体的其他部位长出新的结节或者肿块。 所以从根本上改善气滞血瘀、痰湿的病理状态,即我们常说的改变结节体质才是治本的正确方法。 痰湿体质的10大症状 1,经常口渴。 2,咽喉部好像有异物。 3,脸上、头发油腻腻的。 4,舌头胖大,舌苔厚腻。 5,身上经常起湿疹。 6,大便粘马桶,冲不净。 7,嗜睡,容易困顿。 8,胸闷,憋气,阴雨天会加重。 9,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10,吃得不多,但日益变胖,特别是肚子。 中医解决问题,从根本体质上去改变身体的环境,环境改变了,息肉、结节、囊肿、脂肪瘤自然不会再复发 【中医一个小方子】 中医推荐一个茶汤方——古方散结茶,组成是:马齿苋、蒲公英、桑叶、山药、大枣、小蓟、甘草、肉桂、薏苡仁、茯苓、淡竹叶、覆盆子、栀子、金银花、桑葚、槐花、芡实、山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身体的各种包块,就好比天空上的乌云,风来了,乌云就散了,气顺了,身体的各种包块就会慢慢瓦解,最终消失。其实不止是脂肪瘤,像各种结节、息肉也是一样。 但是在理气之前,先必须把这些死肌恶肉一点点消蚀分解掉,怎么分解呢? 1.大家仔细看,桑叶、栀子、淡竹叶、甘草是四兄弟,栀子大家都很熟悉了,痛风方少不了它,能把体内的一些包块软化,消散。竹叶、甘草配在一起,行气化痰,他们两个联手很厉害。 2.化痰散结——马齿苋、蒲公英、金银花 马齿苋,是化痰的神器,就是哪里有湿湿冷冷的痰水,它就可以让痰水消失。 而蒲公英是疏肝理气的好药,马齿苋配合蒲公英、金银花,可以把痰湿给温化了,人体的痰湿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腻一样,而他们就像清洁剂,一去到体内,那些痰浊就会化开,像清洁剂一去到碗里,油星就会溶解。 3.薏苡仁可以除湿,可以清热,可以排脓,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都用到了薏苡仁,这两个方子是干啥的,它们可以分别治疗肠痈和肺痈,就是肠道和肺部因为湿热,因为瘀血,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薏苡仁用上,可以把它们消解掉,从这个角度来讲,薏苡仁又有协助茯苓、栀子分肿块的作用。它可以一边消,一边把这些痰湿瘀血利用出去。 人到中年,如果你也有这些小毛病,不妨多喝古方散结茶,每天2-3袋,坚持1个月,惊喜在等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