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阴病包括了温病

 中医知识圈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伤寒九十论,29/90

许叔微医案:

有个姓谢的官得病了,咽干、烦渴、腰痛、身体热,脉细而微急。

我诊断后说:“这是少阴病。六经之中,少阴病很难治,少阴病传遍的经络,分补泻法,仲景泻法用承气汤,补法用四逆汤,用错的话相去甚远。现在病人需要温补,不能当做水证去治。”

我正好有事出去一趟。七天后回来。结果病人已经被其他医生用过了汗法,经络已经虚了,邪毒流入了大经之中,手足抽搐,就像癫痫发作。病人家属求着让我治一下。

我说:“治不了了,我遇到这种情况太多了。这个病已经邪入大经,来不及了。”

病人家属哭成一片。

原文:

维扬谢康中.任仪真酒官.咽干.烦渴.腰疼.身热.脉细而微急.予诊视之曰.此真少阴证也.六经之中.少阴难治.少阴病传之经络.此证有补泻法.仲景泻者用承气.补者用四逆.误之则相去远矣.此证当温.勿以水证为疑也.予适以事出境.后七日归.则为他医汗之矣.经络既虚.邪毒流入大经之中.手足螈 .如惊痫状.其家野狼狈求救.予曰.不可治也.予验此甚多.是谓邪入大经.不旋踵.其家已哭矣.

 

第一、少阴病包括后世的温病

感冒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篇中没有提到,这个症状也是温病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所以很多人在实践中觉得伤寒论治不了温病,。

这个症状就是咽痛,咽痛的病人是不能用桂枝汤去治的,甚至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都勉强,因为都有桂枝。

那么伴随咽痛的感冒发烧是不是伤寒论就没有方法去治了呢?

不是,咽痛在少阴篇中反复出现,在临床中遇到咽痛的病人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效果非常好。

不仅麻黄细辛附子汤,麻杏石甘、越婢、小柴胡等不包括桂枝的方治疗有咽痛的感冒发烧都十分有效,乃至我在《白发伤寒论》中提出了桂枝的禁忌证,咽痛。

我当时的结论是,认为伤寒论治不了温病的人,基本是少阴篇没看懂。许叔微这篇又多了一个少阴病包括温病的证据。

第二、如惊痫状

许叔微描述了这个病人在反复发汗后的症状“手足螈,如惊痫状”

宋本第6条“

6、...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注意“剧则如惊痫”和“如惊痫状”是一个意思。是风温被火后的结果。

我去查了下“手足螈”是什么意思,意外发现了陈无己有解释,还援引了仲景的原文:

仲景曰,风湿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开头的“风湿”应当是“风温”的误写,注意最后的“剧则如惊痫,时螈”,宋本的第6条是“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基本就确定了许叔微描述的病人被汗后的症状就是仲景风温被火后的症状。

第三、病人该用什么方

真不知道为啥许叔微走之前不留下个方,看病人开始症状,可能是甘草干姜,可能是白虎,可能是五苓散,可能是肾气丸,也可能是黄芩汤,需要进一步仔细问。至于后面的,真武或者茯苓四逆吧,病人应该没有很快挂掉,否则许叔微会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