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躺着不动不只是会胖,还会更累!一起来做这件事!

 牛妈彭小蹦 2022-06-17 发布于江苏

△今天中午11点40直播读书,不见不散!

晚上19:30,我会在直播间回答大家的育儿问题,大家可以提前在社区内提问~

两个直播,记得一键预约❤

疫情期间,“生活”似乎变成一件很艰难的事。

“好好生活”变得很遥远,回想疫情前一家人不戴口罩,正常快乐的出门游玩,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但是细细数来,疫情出现至今不过三年。

三年很长又很短,三年足够一个孩子从稚嫩的婴儿到牙牙学语上幼儿园,三年足够一个少年中学毕业,三年是大学生活大部分的时光,三年的疫情,让许多人为生活所困。

疫情出现后,大家说过最多的话是什么?

是不是“等疫情结束我要做xx事情!我要……”

但是,

如果疫情成为一种常态呢?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幸福依然是我们的终极财富!而且一定是建立在当下的幸福!

蹦搭社区承担着带领大家活得幸福的使命,最近正在共读《幸福的方法》,很多朋友说来得很及时,今天中午我们继续探讨幸福的深度和幸福的内在力量。

从今晚开始,“小确幸”系里活动第N场(真的不记得第几场了哈哈)活动即将进行,这场活动结合我们正在共读的这本书《幸福的方法》,带大家一起落地,上次我们画过幸福地图,很多伙伴对自己的状态有了重大发现,你是“奔波忙碌型”还是“享乐型”还是“虚无型”……或者“感悟型”,我发现我们的牛友果们,大多数是奔波型(人以群分啊哈哈),我们正在一起奔向“感悟型”幸福!

所以,这次的活动要继续督促大家行动啦!2022半年即将过去了,难道要等在年末说,我懂了这么多幸福的道理,但都未实践过吗?!

这一次活动和第一场落地有点类似但又不同,第一场活动我们强调身心链接,这一次活动强调“挑战”,意思是,你很想做,也能做,但是一直没有做的小挑战!比如什么呢?比如很多人喜欢画画,那就去画吧!比如很多人喜欢健身,那就行动吧!很多人想学舞蹈,那试试看呀!一些妈妈想每周坚持写作,那么别想了,做吧!

如果之前的家庭会议等活动还没来得及参与,或许你也可以从那些“挑战”开始!(强调一下,不在社区的先进社区!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活动呢?

还是回归到“小确幸”,幸福不是奔波忙碌实现一个目标就永远幸福,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努力生活也变得美好?寻找生活的小确幸!

可是很多人认为小确幸就是躺平,

周末放假就啥也不干,躺沙发刷短视频半天过去了,睡个觉半天过去了……结果,并没有感到快乐,而是越来越累、越来越乏力。《幸福的方法》中提到,或许,你需要在休息时,也做一点既有挑战,又让你快乐的事情。

那是什么呢?只有你知道!

昨天和一个认识多年的牛友果聊天,她说梦见来苏州了,说苏州是她的诗情画意,她很喜欢诗很喜欢画画很喜欢写字,但是她从来没做过!(梦里却常常有)

那么休息时在干嘛?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做一点什么,而不是啥也不做!研究证明,这是幸福的密码!

所以,为自己的生活设置一个阈值或目标,这种目标既是挑战,也是送给自己的礼物。

它并不需要太高太远,因为生活并非为了太长远的东西而放弃眼前的风景。

人生好比爬山,不是只有山顶的“一览众山小”值得付出绝大多数精力,旅途当中的“山步溪桥又早秋”也同样值得欣赏。

生活中的小确幸”的意义,

它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也可能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意外。

它实现了人生的某种自我追求,对我们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这种小小的幸福感是我们自己的小秘密,也是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惊喜,更是通过挑战给予我们的一种力量。

做这件事真的可以给你带来快乐吗?

如果通过坚持,成为你一种习惯,比如每周健身三次,每周阅读三次,每周做一顿美食给家人……一段时间后,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

尤其对我们白骨精们,你们一定要试试看!

我们不能一直指望着“小确幸”自己翩跹而来,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小确幸”。

当你完成这个挑战,你会得到新的幸福力量。

而这种幸福力量就像一朵玫瑰,即使走过,也可以闻到花香。

它不仅为你带来幸福,也会影响到你身边的他人。

一点点“小确幸”便使人快乐,就像点起一盏灯便照亮整个房间一样。(这句话是书中的观点,我觉得很受用)

一些只需动动手花费一些细碎时间便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情,不但让我们现在快乐,也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许多人都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既然不满意,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去改变它呢?

从“大事”下手似乎很困难,那么不妨从一项小挑战着手,改变自己的固定习惯与问题。

疫情已经让我们过得很难了,不如把难过纠结的时间拿来寻找自己专属的“小确幸”,为自己制造幸福感与快乐。

如果没有“小确幸”,就去自己创造一个。

你的“小确幸”是什么?
上一次发自内心的感觉到开心又是什么时候?
为此,我们发起了一项“生活中的小确幸”活动,号召牛友果们一起加入社区,开始一件有“挑战”的(比如,容易落地,很想做,却迟迟未动的小行动),前提是这件事让你快乐哦!
我们也希望大家真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寻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
加入方法:扫码加我,进入社区,暗号:小确幸小挑战!


儿童心理  自残 | 自慰 | 挫折 | 输不起 | 自律 | 撒谎
亲子沟通  心理过敏 | 求救信号 | 育儿分歧 | 社交
热门推荐  婴儿心理  | 入园 | 爱自己  | 排残奶 | 两岁
养育话题  断奶 | 断夜奶 | 咳嗽 | 哄睡 | 安全感 


我是牛妈彭小蹦,公众号:牛妈彭小蹦(ID:pengxiaobeng),两个孩子的妈妈,画漫画的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委会理事,出版书籍《成长,不慌张》,9年专注家庭关系成长路,3年心理咨询,1200多篇文章,和几十万妈妈的成长故事,一起活出从容与自在。


支持原创

动手点赞、在看、转发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