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挥洒的阳光,宣告着夏日的来临,也点燃了我们想要旅游的冲动。而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积压一整个春天的旅行念想总算可以实现了。 要说这个时节,一定要去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敦煌。 这座西北边陲的绿洲城市,是丝绸之路上最美的明珠,也是让人心醉神迷的艺术圣地。 莫高窟 图源/网络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大漠边关敦煌,这个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逐渐成为沟通中西的文化商贸重镇。 莫高窟第323窟 张骞出使西域图 初唐 图源/敦煌研究院 “华戎所交,一都会也”,漫漫丝路,驼铃声声,往来使者、商贾、僧侣络绎不绝,四方文明在敦煌交汇融合出绝美的篇章,留给世人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735座洞窟,2000余尊彩塑,45000多平方米壁画……庄严的佛像,斑斓的色彩,千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积淀,莫高窟丰厚的宝藏,总也说不完。 莫高窟第45窟西壁龛内北侧 左胁侍菩萨 盛唐 吴健/摄 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亦是惊艳的壁画艺术宝库。跨越时光的长河,我们要怎么才能读懂这绚烂过千年的敦煌石窟艺术? 和我们一起去敦煌吧,集中三天时间来看敦煌石窟中的精华!从十六国开始的千年营造经历着连续的发展演变,从西域风格逐渐吸收中原文化,从形象到题材,按照时代顺序观赏洞窟,让你能够思维清晰地发现敦煌石窟的变化的规律! 游 学 讲 师 1-讲座讲师 王惠民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佛教图像学/佛教文化/敦煌文献学 已刊著述110余篇(部),代表专著:《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敦煌佛教图像研究》《敦煌历史与佛教文化》等。代表论文:《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敦煌321窟、74窟十轮经变考释》《吐蕃长度单位“箭”考》《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大方等陀罗尼经变考释》等。 2 - 洞窟讲解 敦煌研究院资深讲师敦煌研究院的“门面担当”,堪称“半个敦煌学专家”,拥有多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带给您高品质高标准的讲解服务。 *若以上专家有特殊安排无法到场,将安排同级别专家进行讲解。 游 学 亮 点 ■ 专家讲解+专业策划 敦煌研究院专家深度讲座+研究院资深老师深度实地讲解。 ■ 按年代顺序看敦煌艺术千年演变 按年代顺序从十六国-隋-唐-五代-宋-西夏-元,选择代表性洞窟按顺序刷窟,通览敦煌艺术千年历史变迁,对比学习更立体。 ■ 深度垂直硬核刷窟团 3天时间2座最经典石窟群,30+座精选洞窟,一次看遍全部开放特窟;纯学习无购物,特别定制版游学团。 ■ 配套行前学习资料 赠送配套莫高窟、榆林窟线上课程4讲约8小时超长课程,提前做好预习。 特别说明: 1.石窟专题游学内容较专业,建议提前学习配套赠送的线上课以更好地辅助游学。 2.洞窟参观顺序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介意者慎拍! 所有特窟介绍 01. 莫高窟第275窟--中心塔柱窟
开凿时代:北凉(420~439年) 简要看点:“北凉三窟”之一,莫高窟现存最早洞窟之一,且为北凉三窟中面积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洞窟。此窟西壁中央的主尊像神情庄重、威严肃穆、比例均称,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十六国时期造像特点。此窟以早期土红色为底色绘制了“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 02. 莫高窟第321窟--覆斗形殿堂窟
南壁 十轮经变 开凿时代:初唐(618~704年) 简要看点:佛龛内的凭栏眺望的天宫菩萨是该窟壁画最大亮点,大量色彩明快的蓝色表现的天宫和脱壁而出、满壁风动的飞天图像。主室南壁描绘极其少有的《十轮经变》图,花雨风飞、落樱缤纷,尤为突出的是佛经内容中地藏菩萨救助苦难和各种变化以及东半部分大型院落的生活百态。整幅壁画以错落有致又自然和谐的青绿山水为背景分割内容,实属精品。 03. 莫高窟第57窟--覆斗形殿堂窟
开凿时代:初唐(618~704年) 简要看点:此窟最大的看点是南壁说法图东侧的胁侍菩萨像。这身菩萨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肩披长巾,身佩璎珞,体态优美,肌肤细腻,身体略呈S型,目光下视,若有所思,显得富贵而华丽。菩萨两眼微微下视,身体稍稍内倾,又显出了东方女性的娇柔和妩媚。因此,有人把她称为“美人菩萨”,也因为这身优美的菩萨像,57窟得名“美人窟”。 04. 莫高窟第220窟--覆斗形殿堂窟
开凿时代:初唐(公元618年—704年) 简要看点:此窟保存有“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墨书题记,为洞窟断代提供了确凿依据。南北壁通壁分别绘西方净土变和东方药师经变,场面恢宏、色彩瑰丽、人物众多、构图精细,为唐代佳作。东壁绘维摩诘经变,其中的维摩诘像乃人物画之精品。下部绘听法的帝王群臣,与传世初唐画家阎立本的名作《历代帝王图卷》相比毫不逊色。 05. 莫高窟第45窟--覆斗形殿堂窟 开凿时代:盛唐(705~781年) 简要看点:此窟中的塑像是莫高窟唐代塑像的杰作,是莫高窟最具写实性的群塑。南壁绘制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画面情节丰富、描绘生动、构图巧妙、扣人心弦,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北壁的无量寿经观变延续了莫高窟盛唐典型的三联式构图,画面完整,色彩艳丽,实属不易。 06. 莫高窟第217窟
开凿时代:盛唐(705—781年) 简要看点:保存有大幅以山水画为背景的经变画,整个画面富有中国独特的田园诗歌般的青绿山水画与气势恢宏的琼楼玉宇,尽显盛唐描绘的佛国极乐世界。壁画中各种乐器不鼓自鸣,飞天扬手散花,飘逸飞动;水池中绿波荡漾,水鸟游乐其中,莲花童子形象可爱。此窟经变画结构繁杂、色彩富丽、绘制精美,充分体现盛唐艺术的伟大成就。 07. 榆林窟第25窟--覆斗形佛坛殿堂窟
开凿时代:中唐吐蕃时期(781~848年) 简要看点:25窟是敦煌地区最为突出的洞窟,也是壁画中的极品。与其他洞窟氧化变色不同,这里主室四壁壁画均保存唐代原貌,画风细腻,色彩绚丽,艺术造诣尤高。主要内容有:前室门上残存有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门南和门北分别绘南方天王和北方天王;主室窟顶残留有千佛;正壁绘密宗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变;北壁绘弥勒经变;南壁绘无量寿经观变;前壁门两侧分别绘文殊变、普贤变。丰富的佛教人物绘画中融入诸多唐代生活场景,如舞乐图、吐蕃婚礼图、耕种图等。 08. 榆林窟第2窟--覆斗形佛坛窟
开凿时代:西夏(1038~1227年) 简要看点:西壁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为西夏壁画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观音画像中最精美的,最被人所称道的。画面皆以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绿等冷色调表现,将“佛国天界”的宁静素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另外,北侧的《玄奘取经》故事图说明在明中期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成书之前,玄奘西游的传说故事就已经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了。 09. 榆林窟第3窟--穹顶佛坛窟
开凿时代:西夏(1038~1227年) 简要看点:建于西夏统治瓜州晚期,此窟的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别是大量的精美壁画在敦煌石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洞窟东壁南侧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普贤变左侧的一角,亦绘《玄奘取经图》,画面宋元工笔画特征明显。 10. 榆林窟第4窟--覆斗形佛坛窟
开凿时代:元代(1271~1368年) 简要看点:洞窟主要以密教内容为主,亦有显教壁画,是敦煌石窟显密艺术经典之作。窟内存有十幅密教曼陀罗的壁画,为萨迦派艺术的传世佳作。其中位于洞窟主室北壁西侧的绿度母最为精彩。窟内的两幅山水画取平远之景,使用古老的青绿山水,并于山林间安置了一些红色墙壁的密教寺院,是研究元代五台山和峨眉山道场寺院建筑的重要的图像资料。 特别推介 全程入住精品民宿--敦煌禾园 禾园是敦煌第一家民宿,地理环境优越,毗邻鸣沙山,交通方便。禾园主要接待摄制组,定制研学团等,住宿环境独具特色、整洁安静。 美食推介
来到敦煌,地道的西北美食当然也要品尝一番,传统小吃胡杨焖饼、特色手抓羔羊肉、劲道美味拉条子……旅行途中的美味不可错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