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鸭绿江赋【清 荣禧】

 关东老圃 2022-06-17 发布于吉林

夫鸭绿江者,古马訾水也。狂澜滚浪,回环千里而来(1);绿水滔滔,汇萃百川以至(2)。其势直同天堑,为英雄战守之场;其气有若云屯,乃华夏分封之寄。外联八道(3),昔为旧属之邦;内括三边(4),实乃发祥之地。

注:

①大江发源长白山,自二十八道沟起,至大东沟入海,东北西南、斜长一千数百里。

②大江发源之初,其水甚小,愈南愈下,凡两岸群山细流,皆入是江,愈聚愈大,江面愈宽,并有福尔江、浑江附入,成天险云。

③江南岸,朝鲜界。通国之地,分为八道,临江名咸镜北道

④南凤凰、东旺清、北威远也。


观其两山夹峙,一水中分,江风浩荡,江霭氤氲。绿似鸭头,江上之碧波增色;红添鹅掌,江干之白浪生纹(1)。北近沸流(2),已渺秽王之迹(3);南迎浿水(4),尚萦箕子之坟(5)

注:

①江名鸭绿,其水清可鉴底,深绿一色。

②高句丽碑“沸流谷”,即今之滴水砬子是也。在宽句青山沟界,为北股河入浑江之口,其水悬流万丈、漱石激涧,声闻数里,其鸣如沸。

③(通鉴御览》:今凤凰、宽甸一带,皆古秽地;史载王宝,曰秽王之印,

④浿水,即高丽之大通江,在鸭江南,平壤北。

⑤箕子墓,在平壤东。


尝溯其源也,白山上接,黄海下通(1)。非关宋瓦(2),亦异混同。鸭子水早征其误(3),虎儿山实当其冲(4)。辽史曾稽,恤品路当居其北(5);舆图细考,浑蠢部爰列于东(6)。高矗千寻,源发天池之内(7);奔腾万转。流来寰宇之中。

注:

①鸭江,自大东沟入海,今名太平沟。迤南沿高丽之境,名曰黄海。逸北沿奉天之境,名曰渤海;海之西南,即山东威海等岸。

②松花江,史作宋瓦,音同字异。

③史载鸭子水《谦斋笔记》以鸭子水与鸭绿江为一,其实鸭子水,在混同江就近,南北千里。

④虎儿山,在九连城东南、临江,对岸即朝鲜义州。

⑤余按李氏五种历代沿革图考,载恤品路、合懒甸在今宁古塔地,核与辽金史相合。长白山在鸭江东北,宁古塔又在长白山之北。

⑥今珲春,即史之浑蠢,字少异,在鸭江之东。水(按,当指珲春河)之东岸,今有俄人矣。

⑦长白山顶有天池,即阔门潭也。其水分三岔而出;西南流者,鸭绿江;其二则图们等江。


慨夫人事陆沉,天涯尘埃,吊古难凭,思今何赖。汉朝百济,入贡而效梯航(1);唐贵高丽,闻命而防要害(2)。大斜哨(3),扬鞭夜渡,折戟沉沙;中江台(4),拥条宵征,鸣钲激懒(5)。嗟往日梦泡消幻、惟馀翠嶂如屏;叹此际时事变迁,祗剩清江似带。羡杀波鸥雾艇,指点云间;笑看沙鸟风帆,目迷天外。


注:

①《汉书》载“百济来朝”,即今朝鲜忠清道一带。

②《唐书》:李勣征高丽檄文责其不知守鸭绿江之险,高丽答曰:敬闻命矣。遂设守江干。唐师无功。

③哨在虎儿山之东,鸭江上游,匹马可涉。中东之役、日露之战,日兵皆由此渡江袭击。

④台在九连城南,义州之北,叆河、鸭江之间,为韩入贡要道,收高丽货税。今设局安东县衙。

⑤史载历代兵伐朝鲜,皆由此路而进。


时而大地同清,四时并美,岁稔人和,烟霏云委。平沙远渚,喜秋月之呈辉;断岸悬崖,见春花之结菂。迷离烟雨,白衣归罢钓之舟;明灭夕阳,红袖涉浣纱之沚(1)。问唐家遗迹,山巅古庙犹存(2);访前代芳踪,石壁双碑未毁(3)。两岸江村如画,分居异俗之氓(4);半溪木客停槎,隔断盈科之水(5)

更有丹染枫林,秋高霜积。白拂松梢,云横雨泻。斜晖返照,江边之暮霭凝黄;旭日初升,天半之晨霞著赤。奔放波涛涌涌,顿生激沫之礅;划开岌嶪重重,陡起临流之壁。澄怀朗洁,豪吟则风月双清;晓色苍茫,远望则水天一碧。


注:

①韩人衣白,乘小舟钓于江边。妇女在江岸浣衣,红袖敲砧,如在镜中,最为入画、有趣。

②江南岸义州山顶,有薛礼庙,正殿三楹,岿然独存。

③薛礼庙山下,对江面北,石壁有双碑并列,高二尺余,字迹摸糊,下有急湍,不可扪读。西面一碑,脱落入江,石凹尚在。

④衣带之隔,言语不同,衣冠互异,数百年未改,可见易制之难。

⑤今之水排,即古之木连筏也。鸭江两岸,木客停泊、沿江皆是,至东沟售之。


方其水之自山出也,泻石髓,拂烟鬟,穿幽谷,越重关。势若建瓴,直下牤牛之峡(1);形同印月,平卧宿雁之湾(2)。三道浪头行舟,飞樯鼓棹(3);九连城边建寨,水抱山环(4)。市肆繁兴,虾蟆塘外(5);乔林丛沓,喇姑河间(6)。蚁聚蜂屯,富矣安东勺水(7);龙飞凤舞,美哉辽左群山(8)

注:

①忙牛哨在辑安县界,两山对锁、天然如门,中有巨石,迎流而立。木排行至,最为难渡。

②湾在三道浪头之南,平沙一片,形如新月。四时雁宿不去,则冬夏分飞之说,为不足据矣。韩人以捕雁为厉禁,故安之。

③三道浪头,在江下游帽盔山之南。

④九连城,在安东县东二十里、古城已无。

⑤塘在安东县北数里。

⑥河在通化县境、鸭江北岸。大山乔林,佳木甚夥,今则无矣。蝲蛄形如大虾,双螯八足,烹之极美,可代蟀蝤下酒,东边之佳产也。土人用之做酱,味逊于卤虾矣。

⑦沙河子,在安东县街中,自北南流入江,有桥以通往来。光绪初年,未开边之先,羊肠屈曲,一水荒寒;今则贸易大盛,方兴未艾。其地前临大江,后倚元宝山,左虎儿山,右帽盔山,四面险要各据,成极大商埠。

⑧江北岸大山,以龙冈凤山为最。自长白山起脉,九鼎十八裕,起伏隐显,绵亘数千里,极称天下之奇。

是以瑞启兴朝,立万年之盛业;恩周薄海,肇一统之威灵。羡苍芸乐享升平,隶版图于圣域;勘水陆势征险要,作屏翰于尧廷。电举轮飞,重译集登瀛之泊(1);帆随湘转,献琛来纳贡之舲(2)。笑余墨洒金壶,作赋十年不就;犹记星连银汉,浮槎三度曾经(3)。祖士雅击楫来游,雄心未冷;王仲宣登楼感遇,尘梦将醒。且酌酒以吟诗,侬是山东穷李白;愿枕流而漱石,谁怜塞北老樵青!

注:

①鸭江入海,往来仅有帆船,今则火轮至矣。

②朝鲜臣服二百余年,入贡以三年为限,皆由中江过渡,今则无矣。

③余察勘沿江形势,扁舟夜泊,曾三至矣。

按朝鲜旧俗,韩民妇女至鸭江取水,皆用木盆,盛水入盆,头顶而归,名曰“食天朝水”,极为恭顺。盖朝鲜地界,至江而止;鸭绿江一水,皆我国故有。自朝鲜自立,日人创为南岸归韩,由江中心水面分界,我之江权,失去一半。而木排停泊,凡在南岸,往往为人所夺。近则日人在义州北、鸭绿江道口,修铁桥以通火车。咽喉为人所据,我之江权全失矣。

鸭江为古今著名之水,古迹极多,上下千里,不可尽数。此赋为余旧作,凡余所知,皆注本句之下,庶阅者一览而知,勿用集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