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的本义

 shenjiahuai 2022-06-17 发布于上海

(动物:大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字在其中发挥了核心的作用,确保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中医素来强调中医人一定要有象思维,“比类取象”、“脉象”、“藏象”等,为中医人所熟悉,然而到底什么是象?象的本义是什么?历来解释不一,值得探究一番。

说到“象”,普通读者知道的还有“大象”、“象棋”、“想象”、“形象”、“象征”、“气象”、“万象更新”等,易学有“两仪生四象”。前面第一个表示大象这种动物,其余则包含意想、征兆、表像、事物某种抽象属性等含义,那么这些延伸出来的含义和大象有什么关系呢?

文章图片2

“象”的甲骨文,完全体现了大象身形,突出其长鼻。那其本义是否指大象这种动物呢?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这也是说的大象这种动物。然而,我们从上面的四象、象棋、想象、气象、脉象等看,他们实难和大象产生任何联系。

《韩非子·解老篇》: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易经·系辞》:“象也者,像此者也。”对于象的衍生意阐释,古今多数学者认同从大象这种动物来推导。然而,上述解释并不能解开我们心中的疑问。

从考古成果中可知,古代中原是有大象的,曹冲称象这一典故,也可谓妇孺皆知,判定人们难以见到大象,从而按图去想象,这理由并不充分。至于《易经·系辞》解释为相像义,有偏旁部首的“像”,当在“象”字产生之后,人们表达相像义,为何不直接使用“像”,而继续广泛使用“象”呢?我们都知道“像”和“象”的含义区别是很大的。

从上述包含“象”的词汇中,除了大象,出现较早的应该是“两仪生四象”,我们看看研究“四象”会得到什么。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四象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又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学说,比八卦更早,其继承了阴阳基于时空的认识,拓展作时空表达,时间上为一年春夏秋冬,空间上则是东南西北(或前后左右)。四象学说后延伸拓展,指天上四片星云,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是上古先民夜观天象,而由星云图像抽象而来,由此逐渐发展建立起上古天文学。从阴阳发展出四象,我们可以确定和阴阳关系密切。

我们看看《礼·乐记·注》的解释:象,光耀也。我认为《礼·乐记·注》作光耀的解释最为贴近本义。再具体些,“光耀”改为“光影”,则更容易被今人所理解。所以,我认为“象”的本义就是“光影”,后产生各种衍生义,但基本上都包含事物某种抽象性属性这一内涵,而且包含“象”的诸多词汇,都透露出以阴阳学说为根基的文化源流。那么“大象”和“光影”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呢?

我们尝试用上古先民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当上古先民具备哲学反思思想观察思考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给上古先民最大的印象,不是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他们发现白天和黑夜的轮转,是“恒定不变”的最大规律,所以上古先民认为光和影为世界最大的奥秘,其揭示了时空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世界最初一片黑暗,人们不会有关于时空的概念,因此上古先民由光和影进一步发明创造了阴阳的概念,是极其伟大的,我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端。

不同于西方自然哲学传统认识,他们始终在“四元素”“原子论”等实体上去认识自然世界,而我们的祖先,早已由观察实体自然,上升到创造出阴阳这样的伟大哲学概念,可见东西方自然哲学的截然不同。这里要说的是,东西方自然哲学各有利弊,除了中医学从自然哲学出发始终不离自然哲学,并着落于中药、人体等,我们其他的传统哲学理论,大多数已玄化,只能称之为文化。而西方自然哲学关注实体的传统,创造了当今的科学体系,但却失去对整体方面的哲学认识。我认为,中医学既注重哲学原理关注整体,又注重实体善于识病用药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结构,将是未来人类世界的一大助力。以上是我对东西方自然哲学的一点认识,或是为何中国几千年来未能发展出“科学”的根本性原因。因为我们过去对实体的探索和思考,确实不及西方世界那样极致。

继续前面的话题,上古先民通过对光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陆地上展现光影变化最大的活物就是大象,以大象之形作字而表形,以大象身体在光线下表现出的大的“光影”之义而表义,可谓十分贴切。所以,我认为“象”字被创造之日起,就具“光影”本义。再看四象之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表达了光影明暗程度上的四种不同情况,命名四象的思路就更加清晰明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