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记录(39-41)

 初心部落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39    在街角小酒馆外看见一丛开得正好的连翘,它常被误认为是迎春(区别:迎春是六瓣、外形偏圆,连翘则四瓣、外形纵长),想进去喝一杯,店门却锁着,也不知店主哪儿浪去了,放着这大好春光不做生意挣点钱,疫情要是再这样喜怒无常地持续两年,恐怕连像我这样想在春天里喝杯酒的人都少了。有点沮丧,不舍这未败的春色,抬手一拍,却把自己拍了进去……北京的天总是很匆忙,人们好像什么都没干就过去了,除了拍几张花的相片外,剩下的也就一句事如春梦了无痕了

4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良久,才想起是白居易写的,他写的是庐山大林寺的桃花,想必与我今日所见,也差不多吧

不知何故,近年来尤爱拜访寺庙,不说北京,就是出差去外地,也会尽量找机会去当地的寺庙看一看。那座城池的深处或边角没有几座荒寺古刹?我并不算是很虔诚的佛家弟子,去了寺庙,也不一定会跪拜香做。更多是因为喜欢那种地方,哪怕只是轻手轻脚地走走,也会很满足,因为那里有一种别处没有的安宁,曾经有好多个瞬间,觉得自己的前世是一个不甚听话的小沙弥,会懈怠功课、也会有心事……

我是四十岁那年皈依我佛的,七年了,也更信了。

41    除了研究北魏史的人以外,恐怕很少人会在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中有一个百年(公元398-494年),对鲜卑族跋部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今天的人们不会在意山西大同对中国历史而言、曾经意味着什么。

今日大同更焦灼的标签一座资源枯竭、缺乏发展后劲的城市,也是一座流传着耿彦波拆城建城的传说的城市……破旧的老城是拆干净了,耿彦波规划中、更确切地是说是梦想中的新城却好像没有完工,听说是因为他不太会做官,所以升迁了。

余秋雨是深谙大同历史的。如果我没猜错,他应该是耿彦波主政大同时的文化高参,这一点可以从大同已经展现出来的文化气韵中感知得到——只要你读过余秋雨的几篇文章、认同他在文化上的观点与主张,同时又对北魏历史有所了解的话。 如果你能在一个暮春雨后未褪的寒意中游览云冈石窟,并进入大佛右侧的石窟博物馆,你的感受就会更深刻、更真切、当然也会有春天般的不安与迷茫。

至于《北魏平城时代》,我想如此介绍:至少在文化及历史层面,它是大同最好的导游,没有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