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病率增高?该如何预防?在什么时候开始防范?

 儿童糖尿病李院 2022-06-17 发布于河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患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但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他的易感性,这使一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二是环境因素,包括热量摄入过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和心理压力过大等。这两种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导致了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髙达5% ~ 10% 糖尿病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最快,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我国1980年糖尿病患病率为0. 67% ,1996 年为3. 12% ,增加近5倍;大城市高达5%而贫困农村只有2%;在较发达国家生活的华人中,糖尿病患病率超 过其他人种的水平,已经高达10% - 15% ,这说明中国人本身遗传易感性较强,是具有对糖尿病易感性基因的人群。中国人的遗传个性没有改变,为什么过去糖尿病患病率很低,现在高了?为什么生活在发达国家的华人患病率更高?这种差距说明,起决定作用的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人说,得糖尿病是因为含糖或淀粉类食品吃多了,这并不准确。确切的说,热量摄取过多,消耗又过少,导致长期营养过剩,才是糖尿病的真正原因。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已有条件随意吃喝,体力活动却相对减少,从而给糖尿病的发病提供了客观条件。由此看来,由贫困走向富裕的阶段,恰恰是糖尿病危险的潜伏期,预防糖尿病也应从现在开始做起。多数专家指出,糖尿病发病率增多不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而是生活改善后缺乏健康生活观念指导的恶果。医学专家忠告大家,诜择健康牛活方式.才能拥有美好牛活

 

  


对于一般人群来讲,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得糖尿病呢?多数专家一致建议,至少要做到“四个点儿”。这就是多学点,增加自己对糖尿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更不要大吃大喝、嗜烟嗜酒;勤动点儿,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放松点儿,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避免过度紧张劳累。这是国际公认的防治糖尿病的措施,如果人们长期能够做到这“四个点儿”,糖尿病至少可降低50%

 

  


什么人容易患糖尿病呢?国际糖尿病联盟已发出警告:“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患糖尿病。”但是,家族中有糖尿病史者、肥胖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4公斤以上巨大胎儿者、嗜好烟酒者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如果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多得多。因此,专家建议这些人、 以及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去医院化验血糖,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糖尿病的严酷事实告诫人们:

世世代代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全家安康才是真正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