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不准“衣”字如何衣锦还乡

 立达国学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袁浩|撰文
    袁浩|编辑

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衣锦还乡这个成语,意思是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课本中未有特殊的注音,自然而然地大家都读作衣(yī)锦还乡。但是查阅《汉语成语词典》,发现“衣”字注音为yì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却将衣锦还乡的“衣”字注音为yī,这实在令人费解,这个“衣”字到底该怎么读。

“衣”字在古籍中也多有出现。《诗·齐风·东方未明》中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这里的“衣”字意为上衣。《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里的“衣”作动词,穿的意思。《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衣”字在这里作裹扎之义。


辞海对衣字注音有二:

①yī,有“上衣”,“器物的外罩”,“果实的皮、膜”,“鸟的羽毛”,“通'殷’”五个义项;

②yì,有“穿”,“遮盖,裹扎”。


“衣”在现代汉语里只有yī一个读音,一般作“衣服”解。在古代汉语中,“衣”有平声和去声两种读音,读平声yī时指上衣,是名词;读去声yì时是穿(衣服)或拿衣服给人穿的意思,是动词。结合衣锦还乡的解释可以知道“衣”字是穿(衣服)的意思。因此应该读作yì。

尽管在古代汉语中“衣”作动词的情况很普遍,但在现代口语中,“衣”已经没有作“穿”解的意义和用法,它的动词用法在现代口语中已经完全消失了。

“衣锦还乡”作为成语,已经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既然“衣”的破读音在现代口语中已经消失,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求今天的人们一律拘泥于破读音来读。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约定俗成,将“衣锦还乡”的“衣”注为yī音,就顺理成章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