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文/张全载    书法/杨德明

常常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是求得一种心境。写作也是,心境如水,提笔设墨之余情感喷礡而出,遂有一气呵成之慨,即便是文思断绝,然而悬停一下,开阔一下,又有了新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勤于思考是写作人的本。文章不是潭死水,在外人看来,清澈透明、带有香味、古味、韵味的文章是大师的小菜一碟,信手可捻来,但之前的辛苦是谁也不得知晓的,在静中蕴涵着多少动呀!就在这煎炒烹炸中,作者的思路渐渐明晰,人物渐渐丰满,形象渐渐生动,带给人们的印象直逼深刻。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关于静的阐述。他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以静为美,以静为上。在静中求得心灵的自由和智慧的升华。以静道法自然,诚是大智大慧者之言。


静是一种境界,当然这种境界还包含着刻苦、勤奋。静静地坐下来读书,静静地坐下来思考,都是需要时间的。著名作家季羡林八十余岁高龄,仍在带病坚持写作,老人的著作等身,就是在这静中悄悄寻觅来。


静,还包含着取舍,追求什么,舍弃什么,都是有得必有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兼得”在今天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就显得更加具有深刻的意义了。尤其在确定人生的方向、确定远期目标的时候,都要懂得取舍,没有舍就没有取,这是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在某方面作出杰出的贡献,就要去“钻牛角”。愈钻愈愤,愈钻愈深,直到“为伊消的人憔悴”了。


静在常人眼光里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只要静下来就是不做事,就是懒惰。这对于那些耕种锄作的农民、为衣食生计的工人可以言是,但对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还有哪种比静坐下来用头脑思考问题求得真知更适合的作为呢?

静下来,再静下来一点,让身体静下来,让心去动,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劳动。

平台其他文章链接
翰墨丹青清水河(五)杨德明书法选录
张全载     陪母亲过个年
张全载小小说——三叔的骡子
【文言文】清水河赋

文章作者简介:
张全载,清水河人,现清水河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工作。

书法作者简介:
杨德明,清水河人,现清水河县委宣传部工作。

本期编辑   李洁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