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魂(十八) 第二天大早,桂花起床下地拾掇家,大虎也被桂花喊起来。全俩刚起来,小秀就一头钻进新房,给嫂子端来洗脸水时逗趣道:“嫂子,不到时候,咋出血啦?”桂花听了脸刷地红了,一时不知咋回话为好,害羞中掬一把洗脸水洒向小秀。小秀早有防备,一抽身跳出了门外,身后丢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天,笑声将乌加河也给撑破了,二圪旦沉浸在欢乐的热潮中。桂花过门了,夫妻恩恩爱爱,如胶似漆自不必细提,生活虽说艰苦,但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格菌菌的。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自从率三十五军从山西河曲、偏关一带转战进入绥西一隅——河套这后,把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设在河套前嗩的五原城内。其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兵力不足是日本侵略者的致命弱点,归绥大片地已沦陷敌手,仅剩绥西河套地区还掌握在国军手里,但傅作义抗战决心高昂,他曾宣誓:“与河套共存亡。”所以傅部一进套,便效仿共产党在山西根据地的做法,成立了“绥远省抗战动员委员会”,下面县区乡也设立了动委会,充分发动群众配合三十五军抗战。 早因守涿洲,守太原闻名中外的傅作义将军,在长城战役、百灵庙战役以及绥远抗战中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名声大振,引起全国人民的热烈欢呼和拥戴,但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的影响,傅部孤军作战没能保住绥远省的大片土地,导致归绥、包头相继沦陷。“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枪的出枪,有人的出人!”这是傅作义向整个河套发出的号召。那阵子,侵占了包头、固阳、大佘太的日本鬼子,隔三差五地派人到乌不浪口、西山咀一带骚扰,包头的日机时不时地飞抵五原狂轰乱炸,传说鬼子很快要进攻河套。年仅十八岁的大虎,正值热血男儿,听了“动委会”几次宣传动员会,他热血沸腾,从卧不安,报名参加国民军抗日的念头日益强烈。那天进城听了五原县动委会书记赵化南的报告后,大虎回到家就与桂花商量。“是啊!政府号召有铁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枪的出枪,咱甚也没有,只好出人去打狗日的日本去。”桂花望着男人风尘仆仆的样子许久没说话,她舀入脸盆中热水,把毛巾拧了拧,拧干后亲手给大虎擦脸。大虎急得一把抓住桂花的手,“桂花,你说话呀,我在和你商量呢?”“爹的脾气你比我了解,你得好好和他说。”后套媳妇儿管公公唤爹而不唤大。所以桂花称王云月叫爹。“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一个大男人说出口来,一定经过反复思考的,我咋好阻拦你?再说日本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总得有人去吧。”大虎佩服桂花的通情达理,心里喜不自禁,搂过桂花就亲,亲得热烈,亲得桂花唔唔直叫。大虎冲桂花嘿嘿地笑,桂花嗔怪地用小拳头扁着他胸前擂了几下,然后又扑他的怀里,幸福地呢喃。“你小子不知死活了?你反老子搁在其外,也得替你媳妇儿想想呀!她怀着身孕,你一走她咋办?我一个当公公的咋介照料她,早知你当兵去,就不该给你娶老婆。”王云月动了火。“商量个屁,我不能让你走,除非你把媳妇送回娘家去,看你外母娘替你照料不,反正我当公公的没法照料儿媳妇儿。再说,口头上喊抗日抗日的,管个屁用,人家日本人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就凭他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就想打败日本人,妄想!他傅作义能抵住日本人,为甚还从山西老家逃到后套来?绥远省多一半土地都让日本人占了,他能吃架住!”王云月对傅作义打日本的持有异议。大虎不同意他大的说法,他说:“大,你咋能这么说,傅作义是抗日名将,老百姓都很拥护他,他号召咱们起来抗日是想保住咱河套,再说共产党在部队在大青山一带活动,鬼子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大,咱不能眼巴巴地当亡国奴哇?”大虎许多话是从动委会那里听来的,现蒸热卖,想说服王云月同意他抗日去。“屁,该亡就得亡,不该亡终究也亡不了,八国联军进中国,就想亡中国,不也没亡吗,这都是天意。”王云月振振有词。大虎没有取得父亲的同意,也不敢一意孤行,当兵抗日的事暂时搁浅了。古老的县城,土打的城墙象道小山梁似的围拢着零乱而狭窄和街道。一条宽约五丈有佘的义和渠,由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把县城割成东西两片,一座木头桥架通了东西街。木头桥叫作杨缸房桥。桥边有家醉酒的缸房,掌柜的姓杨,故而得名。杨缸房桥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五原城也叫隆兴昌,相传是古年间,有个蒙商带领一个驼队途经河套,那时这里草木丛生,禽兽遍地,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驼队正行间,头驼突然鸣叫不绝,站下不走。向导无奈将情况报告了蒙商。蒙商赶到前面来,见头驼两只鼠眼直往草丛中看,觉得蹊跷,拨开芨芨林向里望去,这一望不要紧,吓得蒙商大叫一声,倒退了好几步,随从亦都惶然失色。芨芨林中有两只丈佘长大蟒正在交尾,且如胶似漆。蒙商立即命令驼队就地宿营。蒙商是个精明强悍且见过世面的人,也精通世故,他听老辈人讲过:蟒蛇交尾,叫作“龙行床”,蛇蟒皆属小龙,它们交尾一般不被人发现,若被人碰上,此乃必是富贵之地,建家园于此必然大发大富,造福于子孙后代。蒙商信这个,便立即安营扎寨,然后建家园于此,唤叫“隆兴昌”便大发展起来,成了河套最古老的名城,秦始皇统治年间,大将蒙恬和扶和扶苏曾镇守这里,霍去病也曾在这里守过关,那时官方称这里叫九原郡,是秦王朝三十六郡之一,之后改为五原县,而老百姓始终唤它隆兴昌,一直沿袭到今天,可见隆兴昌历史悠久,是河套地区最古老的文化名城。五原是大西北的屏障,南靠奔腾咆哮的黄河,北依巍巍的狼山,东边是浩荡的乌梁素海,从古至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日本侵略都已侵占归绥、包头等地,企图打通大西北的大门直捣重庆,那么五原便是必经之路,且是最难愈越的屏障,傅作义率部驻守河套前哨五原城,是有卓越的战略谋略和远见的。大虎虽然被父亲呵护一顿,但他心不死。第二天天刚放亮,他就起身去了蒙古圪梁,把马群一鞭子赶进了芨芨林,然后一个人步行去了县城。大虎本可以骑匹马进城,既省力又快,且威风,可他没有,他从来不轻易骑金巴的马出门,除非金巴让他出去办事。偷骑人家牲畜进城被人家知道,轻者丢饭碗,重者挨打后当偷窥者送去坐牢。大虎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不敢冒犯东家。近些天来,大虎魂不守舍的,心早飞进城与热火朝天的抗战溶为一体了,昨天遭了父亲的痛骂,他嘴上没说,心里极不服,但又不想和老人闹得过僵。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作者简介 王福林,1951年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塔尔湖镇,当过农民,教过书,八十年代进县城当过包工头。1989年参加工作,并在鲁迅文学院进修,1989年底任五原文联创作员,1992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研究班,毕业后留任《文学与世界》副主编,后又调入《草原》编辑部任小说组组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良心楼》;长篇小说《荒魂》《河魂》《村魂》《凡尘》《少年吕布在五原》等十部作品。其中中篇小说《良心楼》获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长篇小说《荒魂》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五原烽火》,在中央2台播映。近年创作百万字的力作《女人的青春岁月》和《吕布》在网站连载,受到瞩目。退休后创作网络小说《土作家》《人生》约150万字。正在中国作家网连载。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