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宋代费袞(音同滚)志怪笔记小说《梁溪漫志》,翻译时稍有改动。文中插画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 民间向来有小偷大盗,老百姓痛恨他们,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少俚语,比如“梁上君子”“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偷小偷大都是贼”等等。 其中还有一句,是“盗虽小人,智过君子”。意思就是:小偷也罢,大盗也罢,虽然在做人方面,他们是下三滥的小人;但是在智慧方面,他们可能比饱读诗书的君子还要厉害一些。 这是因为,小偷大盗为了偷窃,往往会绞尽脑汁做一些事,而正人君子则不然。一对比,就好像小偷强盗比君子还聪明。所以,“盗虽小人,智过君子”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牛的是,有些小偷本身就天赋异禀,超越超人,还很懂人情世故,甚至会一些法术。如果他们把这些本事,都用在偷盗方面,那就更让人防不胜防了。 如果您不信,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宋代时,在江苏高邮地区,有一个普通人,姓尉,因为在家族中排行第九,所以大家都叫他尉九。尉九身高马大,极为壮硕,善于奔走,跑起路来像飞一样,所以当地人也叫他“飞毛腿”。 ![]() 据说尉九最牛的时候,一天跑了四五百里路,也不疲惫,后来要停下来时,因为气势太猛了,几个人没拉住他。最后,尉九还是自己撞到一堵墙上,才硬生生停了下来。 后来,尉九几次偷盗,百姓遭殃,官府也一直要捉他。为了掩饰身份,尉九就在街上开了一家饭店,主要是卖汤饼(类似于今天的面条)。 从那以后,尉九白天开店卖汤饼,晚上就偶尔出去偷盗。在当地偷了几次后,他又去附近的州郡偷窃,以至于附近几个地方的老百姓,天天都咒骂、怨恨这个丧良心的小偷。 一天早上,尉九起来洗漱吃饭,然后开店营业。 没多会儿,来了个道士,点了一碗汤饼吃。道人吃过汤饼后,拉着尉九到一处地方,尊称他“师父”,还跪下来拜尉九。 尉九不明所以,扶起来道士,说:大师,为何如此啊?莫非你要学做汤饼不成?这可是我吃饭的本事,不会教你的。 道士起来后,冲着尉九眨眨眼,笑着说:师父,咱们是同行。我也会偷东西,本事也不错,只是我跟你相比,还差了许多,所以想拜你为师,学一些本领。 ![]() 尉九知道,同行之间最容易知道竞争对手的消息,自己是小偷的事情,看来已经被这个道士查到了,他不说话,既不否认,也不承认。他知道,道士既然查明自己的身份,却没有告发自己,一定是有事。 果然,道士又说了:师父,我听说楚州城外,有一位富户,家里很有钱。我想去弄点银子来花花,但是又担心一个人干不成。所以,我想让师父带我一起去,咱们一起赚大钱发大财,吃香的喝辣的,可好? 尉九沉吟一会,说:也好,你先走一步,等我晚上找你,咱们一起发财。 道士思考了一下,内心想道:我既然知道你的身份了,也就不怕你不来,否则,我便去告发你。于是,他又说了一声“师父,切记要来啊”,便离开了。 到了晚上,尉九准备关门歇业。一个仆人做事不仔细,把准备点亮的灯打翻了,尉九这人虽然靠偷窃发家,但是平时却装着很穷的样子,对什么东西都很吝啬。所以,一看灯坏了,他二话不说就打仆人。 ![]() 尉九本就强壮有力,这时候下手又有些狠,仆人被打急了,直接反抗了。尉九按住仆人继续打,正好巡逻队经过,仆人大声喊“杀人了”,于是巡逻的士兵进屋来看情况。 问了情况后,巡逻队队长做了处理,说是把两人暂时先关押,明早送到县衙,让县令大人来处理。于是,两人被送到监狱后,被分开关押了。 尉九犯愁了:如果不去跟道士一起偷窃,道士必然会告发他,那样就麻烦了。可是,现在被关押起来,又怎么能离开呢? 他摸了摸腰间,发现还有一些碎银子,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时候,尉九拿出一些钱,对巡逻队队长说:我跟你都是老朋友了,而且我家还在这里,所以我肯定不会逃跑。这监狱呀,小人实在受不了,不如你放我回家,明天早上我再过来,如何? ![]() 说着,尉九悄悄地把钱塞到了队长手里。队长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打仆人虽然不对,但也只是小问题,尉九总不至于畏罪潜逃,连家都不要吧?于是他呵呵一笑,答应了。 尉九被放了之后,一路狂奔二百里,来到了楚州城外,此时才刚刚二更天。 道士果然已经来了,看到尉九很高兴。于是,两人也不再耽误时间,来到那个富人家,翻过院墙,找到仓库,从门上的窗户里进屋了。这里,果然有很多珠宝,金灿灿的,十分亮眼。两人拿了不少金银珠宝,还有名贵的丝绸缎子,分成两个大包裹都装好了。 道士先出来,尉九把包裹丢出来,道士接住后,把两个大包裹都打包背在了自己身上。 此时,尉九还没出来,道士就想:这两包宝贝,难不成要分一包给他吗?不如杀了他,这样自己就能独吞这笔钱,而且这天底下没有人比自己更厉害,只有尉九一人,如果杀了他,自己就无敌了。 ![]() 想到这里,道士下了决心,悄悄抽出了刀。 尉九从窗户里跳出来后,刚一落地,道士抽刀砍了过去。尉九脖子中刀,脑袋直接掉了下来。按理说,脑袋很重,落在地上就会有声音。但是道士眼睁睁看着尉九脑袋掉了,却没听到任何声音,他觉得奇怪,低头一看,顿时吓得半死! 原来,地上的尸体根本不是尉九,而是一具纸人,那个脑袋也是纸做成的。 莫非,前来跟自己一起偷盗的尉九,不是本尊,而是他控制的纸人不成?道士受到惊吓,连滚带爬地跑路了。 其实,那纸人并非尉九,也不是尉九用法术控制来的。尉九在来之前,就想到了可能会被道士谋害,毕竟自己本事高于他,所以提前准备了纸人。 ![]() 等到他在富人仓库里时,故意让道士先出去,然后拿出纸人,吹气抛了出去,果然被道士一刀砍了。 确定道士走了后,尉九才出来,然后连夜奔袭,回到了高邮,此时刚刚早上,他洗漱后,来到了县衙,通过巡逻队长,进入了狱中。 再说道士,背着金银宝贝逃跑,结果因为太重,速度慢了下来,而且因为受到惊吓,行色慌张,有背着很多东西,确实值得怀疑。在过关的时候,他被城门的守将捉住,送到了府衙。 眼看赖不掉了,道士就承认了罪行,还说是昨天晚上和高邮尉九一起偷来的。 府尹连忙派人问高邮县令,县令回报:昨天晚上,尉九和仆人打架,被巡逻队的人抓到了监狱中,一晚上都在,怎么可能出去偷东西呢?府尹觉得有道理,于是把道士判了死刑,准备秋后问斩。 道士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中计了,一切都是尉九的计策。 ![]() 原来,尉九早就知道这道士不怀好意,明着说来找自己拜师,实际上就是威胁自己偷东西。如果不去偷,他会告发自己,就算告不赢,也可能嫁祸自己,会很麻烦。可是,如果跟他一起偷,要是被他暗害,又或者被抓了怎么办呢? 不如,干脆来个瞒天过海,将计就计。 于是,尉九故意打仆人,让巡逻队看到,先让自己缠上小官司,抓入狱中,再贿赂队长,出狱和道士偷窃,早上再回来。这样的话,自己就会有不在场的证据,而巡逻队长就算知道,因为受贿,他也不敢说出来。 尉九就是这么狡猾,所以屡次得手,官府也抓不住,就算抓住,也没有证据。 当然,恶人自有恶人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尉九最终还是受到了惩罚。据说他后来被高人算计,最终误入机关,万箭攒身而死。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