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庄子写过一个故事。 古代,一只独角兽,厌恶自己单脚跳的样子,很羡慕百足虫。 百足虫很厌恶自己“多手多脚”的样子,很羡慕没有脚,也能迅速行走的蛇。 蛇很厌恶自己“爬来爬去”的样子,很羡慕飞翔的风,说:“为什么你从北海到南海,什么痕迹也没有?”。 风说:“人们用手,可以阻挡我;用脚,可以踢我,谁都可以战胜我。而我却能折断大树,可以卷起屋顶,这是'不取小胜,而获大胜’......” 作为70后,人生的上半场,我们高歌猛进。职场上,冲到了天花板的位置;经济上,有了存款,还准备了退休金;家庭,从农村到了城市。 白手起家的我们,熬过了多少的苦,走过了多少的路,到了五十岁的年纪。一边是过去,一边是将来;一边是勇猛,一边是畏惧;一边是上坡,一边是下坡。
学会看清命运,然后慢慢收敛自己,才算是“圆满收官”,如果你还一直逞强,也许会陷入“过刚易折”的套路。 因此说,五十岁的70后,需要学会“示弱”了,善待余生。 02 向人生示弱,不是放弃,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清代的蒲松龄,上半生读书,考取功名。但事与愿违。因此,他后半生调整了方向,开始收集民间故事,整理了《聊斋志异》。又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才真正公之于众。
可见,人生的成功,往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如果你的人生不是太糟糕,那么你后半生可以适当放松自己,不要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子。 一辈子,百年而已。如果你一直把金钱和地位、名誉、奢靡的生活当成“目标”,你一定会陷入俗套之中。 是啊,70后的我们,小时候穷怕了。真的希望自己变成富豪。因此,我们去打工,去创业,去大城市里寻找出路。背井离乡多年,人生有了起色,说要放弃,真的不舍。 现实告诉我们,五十岁之后,要率真一些,问一问自己“喜欢什么”。以后,你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回农村种地、在城里跳舞、发展爱好......给人生松绑吧,你就释然了。 03 向家庭示弱,不是软弱,而是珍惜今生的缘分。 小时候,我们的家在山沟、郊野、山腰、小镇,每天推开门,看到的是村庄。风景很秀丽,但是生活很苦。 插秧、收割稻谷、砍柴、放羊......小小的年纪,就成了父母眼里的“汉子”。 长大后的我们,去了远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大部分的70后,都应该在城里安家了吧。有人在北上广深,有人在县城。当然,最令人羡慕的,是农村和城里都有家的人。 可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家不仅仅是一栋房子,而是几个家人,客客气气地在一起。夫妻恩爱,儿女热情,父母安康。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谁家没有吵闹的声音呢?谁家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只要你服软,家庭的吵闹声,就会迅速停顿。作为70后的人,你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庭,总不能亲手毁掉吧。 把心放宽,可以容下一座山,那么你就是家庭的顶梁柱——如山伟岸。 04 向身体示弱,不是躺下,而是健健康康地活下去。 不得不承认,50岁的我们,真的不是小伙子了。 喝酒的时候,常常有同学说:“别劝我喝酒,就算伤了感情,也不能伤身体。” 起初,我们认为不喝酒的同龄人,就是不给面子。现在,发现不喝酒的人,令人羡慕。 除了远离吃吃喝喝的饭局,你还要减少工作量,不要熬夜加班。只要你不太在乎收入,不使劲折腾岗位,那么你适当拒绝加班,也可以是理直气壮的。 另外,你要开始锻炼身体了。不要老想着,六十岁之后,退休了,每天去运动。等六十岁的时候,也许就太晚了。 身体上的示弱,其实让身体变得更加珍贵。健康活着,比腰缠万贯更好。 如果你使劲折腾身体,就看看周围的人吧。也许,你会发现,某个同龄人,已经倒下去了,再也见不着了。 用反面的人物作为镜子,你就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用正面的人物作为镜子,你就知道如何爱护自己。 05 向弱者示弱,不是卑微,而是为后半生积德积福。 小时候,我们出门在外,想要做什么,都很难。因为父母这一代人,没有很多的财富,也没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另外,我们因为求人的事情,吃过不少苦头,碰了一鼻子灰。 因此,我们常常想,给儿女多一些财富,多一些人脉圈吧,起码他们可以少奋斗几年,不要像自己一样,白手起家。
不要老想着给儿女留下钱财,要给儿女留下“家风、道德”。 聪明的人,会带着儿女去做好事,把福德留给儿女。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才能持续致富。因此,我们要向弱者示弱——拉他们一把,给你们饭吃。 职场上,主动让贤,给年轻人出路;生活中,关爱左邻右舍,给老人们温暖;半路上,还能给老人让座;别人求你帮忙,不要太冷漠。 只要你献出一份爱,儿女就会得到一份爱。最可贵的是,这份爱是无穷无尽的。 06 五十岁之后,学会示弱,不是坐等变老,而是另一种开始。 下半场开始了,你不要逞强,要顺其自然。 也许你没有功成名就,但是你真的很不简单了。能够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就是最好的见证。 有人说:“70后,是无依无靠的一代,还是父母靠着,儿女靠着的一代。” 苦是常事,那么就知足常乐吧。 余生不长,做一个卑微的扫地僧,收放自如,输赢自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