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的几位科学家发表在绿皮杂志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上的一篇综述从临床挑战,潜在获益和实施途径综合论述了磁共振成像(MRI)引导质子治疗的临床获益。本综述侧重于MRI引导的质子治疗的临床方面,表明MRI引导的质子治疗结合了最佳的癌症靶向与出色的成像。具有大量肿瘤运动和正常器官运动的肿瘤部位将从中获益。通过安全剂量递增或生物适应,质子治疗可提供新的选择,还更新了水平和垂直MRI引导的质子治疗系统的设计和束流建模,以及临床实施策略。前几期为大家分享了《磁共振成像引导质子治疗:临床挑战,潜在获益和实施途径的综述(一)》《磁共振成像引导质子治疗:临床挑战,潜在获益和实施途径的综述(二)》《磁共振成像引导质子治疗:临床挑战,潜在获益和实施途径的综述(三)》和《磁共振成像引导质子治疗:临床挑战,潜在获益和实施途径的综述(四)》,本期主要内容为MRI引导质子治疗面临的相关挑战及实施途径。如需获取全文请联系质子中国小编(微信号:ProtonCN)。 表1.不同肿瘤部位MRI引导成像的优势、评估解剖变化的MRI和应对解剖变化的质子递送要求 对于质子治疗的剂量计算和精确靶向来说,解决解剖扭曲以确保几何准确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质子治疗中使用CT引导也存在解剖扭曲。光子治疗中CT可提供准确的组织电子密度信息,但CT数值与质子相对阻止本领之间存在不确定性。MRI-Linac系统通过在线扭曲校正克服了几何扭曲问题。调整MRI参数可最小化几何扭曲(例如增加频宽)。MRI引导质子系统也需要类似需求,以确保质子治疗患者解剖学的几何精确度。在MRI引导质子治疗中,需要对从束流入口到肿瘤靶区进行显像,沿束流路径的所有解剖变化都会影响剂量测定。越远离成像中心,图像失真越高,需要纠正这种失真或准确建模整个解剖结构。 MRI引导质子系统设计中的物理挑战 与MRI-Linacs一样,MRI引导质子治疗系统有两种设备配置:水平束和垂直束。图3显示水平固定术和垂直束MRI质子治疗系统。第一个明确要求是质子束要畅通无阻地到达MRI扫描仪内的患者。对于直列定向系统,主要影响是磁铁必须“分开”的程度。患者必须位于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需要在磁铁、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中拥有至少50 cm的完整且大的间隔。与更传统的“闭孔”型系统相比,这种MRI配置将更昂贵且性能更低,还需要多个束流角度旋转患者或磁体,两者都具有挑战性。 图3.基于澳大利亚MRI-Linac程序磁体设计的通用水平固定束MRI-质子治疗系统示例。还开发了直立患者旋转、机架旋转和垂直系统的选项。箭头表示磁场线,颜色表示磁场大小。a质子束平行于MRI主场的直列系统;b质子束垂直于MRI主场的垂直系统。 图4. 递送MeV质子束磁场(300 MeV磁场)的水平场(顶部)和垂直场(底部)对束流的影响。在线场导致质子束围绕中心轴旋转;垂直场导致质子束偏转。蓝线显示了发散质子源的束流位置,显示了由磁体边缘场引起的扰动:如果没有磁场,这些将显示为星状直线阵列。 目前,已经有两个研究小组进行了MRI引导质子治疗的实验,德国德累斯顿的OncoRay成功地进行了概念系统验证实验。在他们的工作中,将0.22 T铁轭C形MRI与质子笔形束递送系统集成在一起。MRI引导可用于束流递送。德累斯顿小组通过对临床笔形束扫描(PBS)组件联合0.22 T MRI扫描仪进行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PBS组件产生的边缘磁场,可以观察到伪影。在另一项研究中,OncoRay小组研究了1 T MRI引导质子的电子返回效应。奥地利的MedAustron设施使用1 T磁偶极子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剂量学变化以及质子束的剂量计划研究。这两项研究中由于磁场的存在,观察到的变化不明显。MedAustron小组还检查了磁场中质子的薄膜响应。海德堡的ARTEMIS小组有一个演示系统,该系统配置一个0.25 T MRI扫描仪,轨道上有一个预想的患者旋转系统。 本文主要目的是制订一个策略,使MRI引导质子治疗系统可在临床和商业上落实。MRI-Linacs和质子治疗系统都有不断增长的市场。MRI-Linac引导放射治疗系统在2018年收入超过2.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为止复合年增长率为20%。全世界有75个粒子治疗中心,另有41个正在建设中,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用于光子治疗的MRI引导使集成直线加速器系统的成本大约翻了一番,达到约1,000万欧元。质子治疗增加MRI引导的相对额外成本远低于光子治疗。 MRI引导质子治疗的发展离不开临床试验,需要试验来衡量先进技术和研究计划对健康的影响,量化当前和未来的能力。临床试验结果应以非MRI引导的质子治疗和MRI-Linac治疗为基准,估计MRI引导质子治疗的影响。理想情况下,临床试验应采用随机试验的形式,得到MRI引导质子治疗获得临床获益和投资收益的证据,判断是否适用于临床。随机化研究可提供高水平的证据,这些研究应该在临床实施MRI引导质子治疗之前进行,使达到临床平衡的可能性增高。这种方法将避免目前非MRI引导质子治疗的情况,尽管质子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十多年,但仍然缺乏随机证据支持。基于注册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另一种成本较低的获取比较数据的方法,将评估新技术的R-IDEAL框架用于获取临床证据。但是我们应该努力以随机试验和汇总荟萃分析的形式获得1-2级证据。 在德累斯顿和海德堡建造的临床前原型设备,以及德累斯顿临床体系建设的公告,都显示MRI引导质子治疗系统方面取得了进展。这让人十分激动。(质子中国 编译报道) 参考文献:Pham TT, Whelan B, Oborn BM,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guided proton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challenges, potential benefits and pathway to implementation. Radiother Oncol. 2022 May;170:37-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