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化瓜是栽培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化瓜意思是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面部分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者膨大很少,表面没有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者脱落的现象。目前西葫芦画瓜已经成为生产障碍因素之一。 一、化瓜的类型1、涂长形化瓜:主要为氮肥的用量偏多、浇水过早、水量太大、夜晚温度高等原因造成瓜秧旺长,子房很小。开花后即使人工授粉,幼瓜也很少膨大,最终黄萎化掉。大多出现在初瓜期,防止这种化瓜,首先要控制水分,白天要加大通风量,草苫适当晚盖。降低叶温,棚膜要保持清洁,液面可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抑制叶片徒长。 ![]() 2、老化型化瓜:土壤干旱、植株衰老、叶片暗绿无光泽,开花后不久幼瓜就变成萎黄状。防治老化瓜, 应该及时浇水,适当提高温室的温度,及时疏瓜,尤其是根瓜要早摘,防止根瓜多秧造成前部大量化瓜。 3、养分争夺型化瓜: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留瓜过多,导致因养分争夺而大批化掉,因此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和叶面积大小留瓜,一般在10叶前留1~2个即可。在土质肥沃、瓜秧健壮的时候可适当多留几个,但要及时采收。一般达到300克就可以,严防大瓜坠秧。 ![]() 4、温度失调型化瓜:秋冬剧烈降温,或者遇到长时间的连阴天以及春季放风不及时,高温造成秧子早衰等,均会造成大批化瓜。防治措施主要是调节好温度, 冬季要加强温室的增光、增温、保温工作。春季的时候要及时通风,严防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一般白天保持18~22度,夜间8~12度,化瓜少,产量还高,商品瓜外表鲜嫩而有光泽。 5、病理性化瓜:这种化瓜主要是灰霉病引起的 。连阴天、大水漫灌、低温高湿最容易引起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措施为在整地前必须认真清理前茬的作物,做好空间和土壤消毒。要进行高垄栽培,地膜覆盖、宽行稀植,立架栽培。防止田间大水漫灌,温度许可的时候要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 ![]() 在初花期开始的时候,用百菌清烟剂和腐霉利烟剂交替熏蒸,7~10天一次。当雄花开放2~3天后,幼果已经坐住的时候,如果发现残花湿烂,应该及时摘除。并用草木灰抹幼果先端。对灰霉病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化瓜的温室,要先把所有的病瓜摘除在温室外深埋,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用50%幅梅利200倍液全棚喷洒,夜间可以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 二、化瓜的原因1、 温度不适:温度过高,白天超过35度,夜间高于20度,造成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大量向茎叶输送。蔓秧徒长、营养不良而化瓜。温度过低,白天低于20度,晚上低于10度,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光合作用也会降低,造成植株饥饿而引起化瓜。 ![]() 2、光照不足:在春季和冬季因为降雨、薄膜尘埃,草苫揭起覆盖不及时、薄膜老化、透光差等原因,也会造成日光实数少、日光强度低以及透光质量不好而影响光照。西葫芦进入开花阶段,这时候如果遇到连阴雨或者连阴天,昼夜温差小,加上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养分的消耗对于制造就会引起营养不良而化瓜。 3、栽植过密:密度的大小也是以影响 化瓜的因素之一,密度大,根系之间竞争土壤中的养分,而地上部的茎叶则竞争空间,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以后,透光透气降低,光合效率不高,消耗增加,化瓜率就会提高。 4、授粉不良:由于授粉不良或根本没有授粉,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导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加上营养生长与其竞争养分,当养分向雌花供应不足的时候,此房的植物生长素含量减少,不能结果而化瓜。 5、二氧化氮不足:一般西葫芦植株周围的二氧化氮浓度低于300毫克/升,或高于1800毫克/升的时候,植株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影响。植株体内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将降低,雌花发育不良引起化瓜。 ![]() 6、氨气危害:在保护设施栽培中,氨气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的分解和高温下氨态氮肥的气化 等。在一般情况下,氨气可以被土壤中的水分所吸收,并被作物利用。但高温使氨气 散到空气中,当含量达到8毫克/立方米的时候,可使西葫芦受到一定的危害。当含量达到50毫克/立方米的时候,西葫芦就会化瓜甚至死亡。 7、缺乏微量元素:缺磷及微量元素镁,可造成落花落果的大量发生。缺磷不仅尽干变细,叶片变小,生育缓慢,而且坐果也 会不良,落花增多。 三、防治措施1、温度调节:白天使温度保持在25~30度,超过30度的时候应当适当放风。夜间保持在15~20度,温度过低的时候,可通过安装电炉子、生炭火等无烟增温措施加温。 2、补充光照:要使用新薄膜或用了2~3年的薄膜,不要使用四年以上的薄膜,在保持棚内温度的情况下,要早晚要早拉晚放草苫。假如遇到连续阴天或者阴雨连绵的时候,可用照明灯、张挂反光膜的方法加强光照。 3、合理密植:每亩控制2000~2500株,采用大小行距种植的时候,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 4、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对于控制化瓜的发生非常重要,在生产上要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过量施用氮肥或鳞钾不足。通常过量施用氮肥很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坐果不齐,增加化瓜。 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 ,应逐渐增加氮肥施用量, 到开花结果盛期应该平衡施肥。 在施用氮肥的时候要注意深施,因缺磷造成的落花落果应该及时补充磷肥。一般在施底肥的时候要亩施优质过磷酸钙40~50千克, 后期追肥要增加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喷0.2~%0.4%的磷酸二氢钾。 ![]() 5、及时通风:适当放风,不但可以保持温室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能调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氨气的浓度,控制西葫芦的徒长,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瓜的形成。 6、减少氨气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圈肥,施用氮肥的时候要深施,少撒施,尤其是碳酸氢氨一定要埋施。 7、人工授粉:西葫芦靠自然授粉结瓜率普遍不高,所以在进行人工授粉应该人工授粉。 当雌花夜间开放后,必须在当天上午八点前授粉结束。如果预测第二天有雨,开花前一天可摘雄花,插于水中培养。第二天雨中授粉,授完粉之后将雌花瓣收拢,以叶覆盖,进行防雨。 ![]() 授粉的方法: 把几朵雄花摘下集中在一起,一手拉雄花瓣,一手扶住雌花花柄,将花粉轻轻抹在雌花雄花柱头上,一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若无雄花或者雄花太少的时候,可在上午9:00以后用 30~40毫克/升的对氯苯氧乙酸进行蘸花,也可以对也可以用对氯苯氧乙酸将整个雌花和果柄均匀涂一遍,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8、激素处理:在西葫芦开花之后,2-3天用100毫克/千克赤霉酸或100毫克/千克对氯苯氧乙酸进行喷洒,都可以使小瓜长得快,不易化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