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黄金灿灿,只待搭廉。听着布谷声声;闻着麦香散发的气味,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随着最后的一抹晚霞慢慢落下山去,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半弯的月亮挂在了天际。洛河岸边的这个村子静静的,袅袅炊烟,饭香飘逸。吃过晚饭后,村民们三五成群,或俩个一伴,一波一波地来在了村东头的老槐树下。这已经是村里人老几辈的习惯了。老槐树就长在村东头的场边上。据村上八十七高龄的老人讲:这棵老槐树已经一百多年了,他们小的时候就跟大人们在这树下乘凉,有的拿个席片子,铺在地上就睡觉,有的拿上板凳,坐在那扇凉。所以人们至今还习惯在这棵老槐树下乘凉、谝闲传。这不,今晚又来了十几个人,都是些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话题从村西头老慕家的碎女子打工说了起来。快嘴胖婶说:老慕家的碎女子从南方打工回来了,看样子娃的精神还不太好。可不是么,精明老李接过了话茬说:那碎女子初中刚毕业就跟着人家跑到外地打工咧,娃娃年龄小,没出门,被人家骗了钱,也没脸回家,又跟着几个小混混浪大浪,结果,钱没挣下还染了满身的坏毛病。父母把她接回来后,她又破罐子破摔啦,父母拿她实再没办法,便托邻村的王媒婆找了个婆家,匆匆嫁了出去,彩礼又要了十几万。弄的男方倾家又荡产,婚后的日子没法过下去,只好又离婚,这样三番五次,到现在已经三十六七了还是单身女。这时,一响话语不多的铁匠爷开了言:唉,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的,这娶媳妇的彩礼涨的呼呼。从几百,到几千,再到现在的十几万。过事前高兴的,事后还账眼瞪的。有的欠下十几万,驴年马年能还完。精明老李说:都怪咱们思想太封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害了自己害娃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啦东家扯西家。时间在一分分过去,不觉到了十点多。天气虽然完全黑了下来,月亮还是透过树叶的缝隙穿透了进来。时明时暗,这时天气也已经凉了下来,大家又各自回到家,很快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作者:秦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