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和F-35在乌克兰上空爆发空战的几率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侯兵 编译 近日,专家预测,苏-35和F-35可能在乌克兰上空爆发空战。 北约目前宣称,不会直接介入乌克兰冲突。但今天谈论君子协定毫无意义。1991年之后变得十分可笑,2014年3月后,甚至已经无足轻重。今天斯托尔滕贝格发表的言论,明天很可能被他的继任者完全推翻。 因此,未来北约可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上爆发冲突。尽管今天看来可能性不大,但北约集团的表态比钻石还硬——不容乐观。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公开谈论苏-35与F-35可能爆发空战的问题。 确实,有的美国专家指出,俄罗斯和中国不可能基于大量五代机打造强大的空军,并加以使用。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显而易见——因为五代机建造、使用非常昂贵。 这样一来,目前美国战机面临的主要对手是苏-27及其各类继任者,从苏-30到苏-35。 可以暂且不考虑F-15、F-16、F/A-18,显然上述老飞机可能首先投入与苏-27、米格-29的战斗,但新战机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投入,并改变空中态势。 美国对F-35是否拥有对俄罗斯战机的全面优势还是不太自信。问题并不是战机的飞行战斗性能,而主要是实施空战的战术。 显而易见:F-35,依靠卫星集群和预警机的信息支援,凭借自己的隐身性,可以率先发现敌人,并展开攻击。 不应对F-35战斗攻击机要求太多,特别是不能将其用作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因为F-35的主要用途并非如此,尽管美国将其定位于多用途战斗机。 歼灭地面、水面的装备和其他目标——这是战斗轰炸机或战斗攻击机的主要工作。 假如F-35与苏-35在空中遭遇,这并不是追求同样目的同等对手的决斗。F-35将努力歼灭地面上的目标,而苏-35将竭尽所能保护目标完好无损。 因此,今天我们对比F-35和苏-35时,进行了一些修正。飞机的差别不仅是飞行技术性能,更重要的是使用战术。 如果我们从战术谈起,可能出现下列场景:F-35小队将尽量保持隐蔽,自己的雷达不会开最大功率,而由预警机或卫星提供引导。这种情况下美国飞机的探测距离更远,有机会率先发现苏-35。 然后就能发射AIM-9或AIM-132空空导弹吗? 显然不是。目前F-35的标准战斗基数中并没有AIM-120D或欧洲“流星”这样的中远程空空导弹,只能使用中近距导弹攻击苏-35,而苏-35拥有R-37远程空空导弹。 即使苏-35“又聋又瞎”,但它的机载雷达毕竟可以在F-35A导弹射程内发现F-35。这是关键时刻,因为这样会获得一定均势:F-35能够看到自己的对手,但在一定时刻前束手无策。一旦苏-35发现F-35,这将是它的“带血牛排”。 是的,突出的隐身性和性能优异的传感器——这是F-35的强项,但飞行员要能够实现…… 简言之,借助任何探测设备发现苏-35后,F-35小队会改变航向,通俗地讲,“躲入迷雾”,呼叫F-22、F-15,总之,让适合的飞机来对付苏-35。 F-35的运用符合实施空战的战术,交战双方竭尽全力夺取制空权。这种情况下可使己方损失最小,令敌人伤亡惨重。 为了夺取制空权,美国空军拥有遂行这一任务的飞机,主要是F-22。 但问题是,实现计划与优化决策——战争中并非总能实现。 如果看一下乌克兰空中的态势,双方可能势均力敌。乌克兰领土将成为从该国领土之外机场起飞双方战机交战的舞台。俄罗斯战机——从本土机场起飞(目前正是如此),北约飞机——从罗马尼亚或波兰机场起飞。 上述地区遍布雷达,几乎可以很好地覆盖乌克兰全境。而且可以认为,俄罗斯雷达遂行任务时略优于罗马尼亚或波兰雷达。乌克兰西部将处于北约的严密监控之下,而东部——俄罗斯。 卫星集群——令俄罗斯头疼。美国、欧洲的卫星集群更强大,由于缺乏详细信息,很难评估其质量,但北约的网络肯定有漏洞,这是事实。 在对空监视方面,可以说,双方是平等的。 当然,存在一定因素,可能影响监视系统的工作。电子对抗系统——这是空中战争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眼瞎”的飞机——不是武器。这方面俄罗斯有一定优势,因为俄电子对抗系统可以对抗飞行器——这是天平上的重要筹码。这里说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克拉苏哈”,而是更高效的电子对抗站,能够使敌人航空兵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如果所有人能够看到所有人,只有乌克兰中部的“灰色地带”可能是个例外,F-35可能丧失诸多优势。当然,预警机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引导,这很好,但是如果敌人的雷达能够看到你,这益处不大。 此外,现实战争中可能出现以下形势:F-35飞行员将不得不依靠自己。 您同意吧,战争中的现实形势:有人呼叫支援,但职务更高的人可能并不提供支援。 美国认为,这种情况下F-35飞行员应发挥自己战机的优势,禁止敌方飞行员利用F-35的弱点。即F-35应尽量隐蔽接近目标,将其毁伤,如果不得不交战,应该实施超视距空战。 F-35速度不是很快,这里存在问题。在不加力状态下F-35的速度只有850千米/小时。加力时最大速度——1.6马赫或1930千米/小时。 而苏-35不加力状态下1300-1400千米/小时,加力时2.3马赫或2500千米/小时。 速度差很大说明,F-35想安全逃离被探测空域的机会很小。特别是如果它被空中、地面的雷达发现。 加之在中近程(F-35要使用中近距导弹)时,F-35并不具备苏-35这样优异的机动性。 许多人说,现在都是远距空战了。谁拥有更先进的探测系统、导弹,谁就会获胜。战机的机动性可以抛之脑后了。 美国人承认,AIM-9X导弹可以击落高动态目标,但是敌机在空战中采取的机动幅度越大,对其可靠发射导弹的距离就会越近。 结果令美国人不快:为了击落苏-35,F-35要接近至可靠发射中程导弹的距离,而且其隐身优势很可能被苏-35闻名于世的N035“雪豹”雷达所抵消,与R-37远程空空导弹交联后可能不会给F-35发动攻击的机会。 苏-35会成功吗?有可能,这一因素在现代空战中发挥一定作用,但要依靠雷达和导弹的距离。因为最“隐身”的战机迟早会在雷达波束中现出原型。如果苏-35使用“雪豹”雷达,F-35飞行员将十分悲哀。 美国空战战术的实质是什么?总共三个原则:“率先发现,率先发射,率先歼灭”。总之,乏陈可新。实现时可能出现问题。准确地说,随着苏-35的登场,这一战术应重新审视。 在可能爆发的空战中,苏-35可能扮演猎人的角色。是的,苏-35隐身性能并不突出,但R-37M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400千米——这是无可争议的优势。4枚R-37M和8枚R-77中距导弹可以覆盖所有设想的范围,将F-35变成猎物。但F-35也可能反咬一口,AIM-120(如果未来配备)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可靠的发射距离需要接近至100千米。这就意味着,前面的300千米都处于R-37M的瞄准之下,这令F-35惊恐不安。 奢望空战“中奖”——机率太小了。 对F-35而言,最不爽的是,陷入所谓“狗斗”,此时优势完全在苏-35一方。 苏-35具备超机动性,能够做出“眼镜蛇”、“落叶飘”等特技动作,在“狗斗”中拥有绝对优势。F-35的航炮、导弹和机动都存在问题。而苏-35能以很慢的速度飞行,瞬间加速至超音速,这些超机动性在动态战斗中赋予其优势。 近距空战对F-35不利,却是苏-35的拿手好戏。 我们越是深入分析、得出战斗使用报告,F-35作为第五代战斗机的形象就会越来越崩塌。 “闪电-2”——不是战斗机。速度太慢,加速、爬升过于笨拙,导弹数量少,炸弹性能优异,与其说是战斗机,还不如说是轰炸机。隐身性能突出。 与敌人歼击机遭遇时,实际F-35是具备一定对抗能力的轰炸机。强调的不是速度、机动和武器,而是隐身性。 当然,美国指挥部并不傻,不会给F-35下达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有F-15和F-22。俄罗斯的“猎人”苏-35不得不与之打交道。 结果,F-35作为第五代战机,在第4++代飞机苏-35面前并不具备任何优势。如果对抗发生在叙利亚、阿富汗、非洲,那里不像欧洲,没有如此数量众多的雷达,也许F-35是突然袭击之王。 但对抗,尽管是假设的,发生在一个被数百部雷达监视的国家(乌克兰),这种条件下实现隐身优势十分困难。 出现之初这些飞机获得了“隐身战机”的外号。但事过境迁,随着雷达的“成熟”,发现飞机的能力越来越强。今天很难称为隐身,因为涂层、散射、新的外形不可能使飞机完全隐身。 苏-35的气动外形主要强调机动,不具备隐身优势,却善于“狗斗”。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四代机能够成为五代机的杀手。苏-35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找到、追击、歼灭”原则。而F-35——悄悄接近地面、水面目标,使用炸弹或导弹将其歼灭。 因此小型(F-35的确比苏-35S小)隐身轰炸机可能成为苏-35歼击机-“猎人”的猎物。这再正常不过了,是“歼击机-轰炸机”一对一决斗的正常场景。 总之,并未进行过实战对抗。最后,许多方面还取决于飞行员。经验丰富的F-35飞行员有机会在世界任何国家悄悄接近目标并将其毁伤。如果苏-35S飞行员能够发现“闪电”,F-35安全返航的概率不大——这也是事实。 |
|
来自: 小飞侠cawdbof0 >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