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物|宜昌博物馆藏春秋漆木“建鼓”

 RK588 2022-06-18 发布于美国
图片

是世界上历史最早、
使用最为普遍、形态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
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鼓,
为远古时期的上鼓和鼍(tuo)鼓。
《考工记》中还记录了鼓的形、声关系:
“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
  鼓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

——湖北省博物馆


在宜昌市博物馆展出了
一件春秋时期漆木“建鼓”,
国家一级文物,
距今2600多年。

根据宜昌市博物馆提供的信息得知
这件漆木“建鼓”
1988年出土于当阳赵巷12号墓
由整块金丝楠木挖制而成,
直径47厘米,
鼓身长59.4厘米,
质量达22千克。
鼓身髹黑色底漆,
通体施红色变形窃曲纹,
面覆牛皮。

宜昌博物馆称其为
“华夏第一建鼓”。
这件文物经荆州文保中心的专家团队
历经十年的修复在2021年年底
与公众见面。


原创不易,

请尊重原创,

合理合规转发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件文物出土的时候就破碎很多块
是由荆州博物馆文保专家
一点点拼接修复起来的。

图片
出土碎片
图源网络
侵权删

图片
文物修复过程
由宜昌博物馆
荆州文保中心供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复拼接过程
图源网络
侵权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春秋 建鼓座
当阳赵巷M12出土
宜昌市博物馆 展出

图片
春秋 建鼓座
当阳赵巷M12出土
宜昌市博物馆 展出



延伸阅读

建鼓座



图片
战国时期 曾侯乙建鼓座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曾侯乙建鼓
复原
湖北省博物馆 供图
图片
图片
曾侯乙建鼓 出土实况
图源网络
侵权删

图片
曾侯乙 彩绘鸳鸯盒
神人舞剑击建鼓图

图片
春秋时期 蟠螭纹鼓座 
保利艺术博物馆 藏

这件青铜器造型奇特,
就像是扣着的一个大锅,
但上面还接有一根圆管,
上下贯通,
实际上它是被当作鼓座用的。
经查验,
其上所铸蟠螭纹
竟与山西侯马晋国铸铜遗址
出土的陶范范模上的花纹相同,
由此可证:
这是春秋晚期晋国宫廷中
使用的鼓座。
中国古代讲究“钟鼓之乐”,
钟指编钟,
鼓指的就是建鼓,
建鼓与编钟等
配套共同演奏宫廷音乐。
这件鼓座就是建鼓的底座。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
错嵌社会生活图案壶等
铜器上都有这样的鼓的画面。
颇显珍贵。

图片

图片
盘蛇形鼓座
战国(公元前475年一 前221年)
山西公安机关移交
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春秋 镂空蟠龙纹建鼓座
上海博物馆 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春秋 龙虎纹鼓座
1980年舒城县九里墩出土
安徽省博物院 藏

鼓座是打击乐器鼓的底座。
这件鼓座造型奇特,气势雄浑。
沿圈外侧的上下各有一周铭文约150字,
因绣蚀不能完全释读。
从铭文看,鼓座为钟离公级自用之器。
建鼓在去代常用于战争、祭礼、娱乐等场合,
此鼓座出土于群舒故地的舒城九里墩春秋墓,

墓葬中同时有蔡等国器物

以铭文看又为钟离器,

反映春秋晚期江准地区楚、蔡、舒、吴

钟离的关系,

为研究这时时期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图片
战国 建鼓座
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 藏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展出

从这几件文物中
我们可以看出建鼓座
多以动物纹饰进行装饰
形状以圆鼓形为主。
又联想起一件用途不明的文物。

图片
这件文物是公安部门追讨
经修复的一套文物,
被推测是编钟的底座。
如果您在博物馆相信您除了第一眼会很震撼
也会疑惑为什么这会推测是乐器的底座,
不妨结合前面提到的建鼓座,
便能感受到先辈们浓厚的“仪式感”。

图片
青铜龙
为1994年西安市公安局移交,
移交时仅存八块青铜残块
经修复人员拼对、粘接,复原成两条
盘曲缠绕的青铜龙。
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
鼓目、翻鼻、张口
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
龙体分铸焊接而成,形体巨大,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学者普遍认为该器物为
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
是一种巨型乐器架的底座。

图片

山东沂南地区 汉代画像石
湖北省博物馆 供图

在汉代石刻艺术上,
我们依旧可以看到
建鼓座流传的痕迹。

图片
汉代 击建鼓画像石
南阳汉画像石馆 藏

图片

宜昌博物馆也引用了相关图像

图片
比较有意思的是
我在宜昌市下辖的枝江市博物馆里
找到了一块汉代画像石
刚好有汉代击建鼓的场景。
不过稍微有区别的是底部的底座
变成了虎座,
这里应该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才发生了变化。

图片

枝江市博物馆

复原

图片

河南博物院 供图

华夏古乐团

建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