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渡之恋

 zzm1008图书馆 2022-06-18 发布于上海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4月1日晚,完成了随团云南之旅所有项目将乘机返沈。可就在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偶然在网上发现离居住的谷神大酒店十公里之内还有一个叫官渡的古镇。没想到这个当初只想随便走走,别浪费了这异域的大好时光,竟成了我此行的意外收获。不仅使我对这个古镇流连忘返,而且回沈后半个月有余,还对其恋情不减。那古镇遗韵和其历史的厚重,时时在脑海里浮现,那免费之城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让我深深地体验了一把由里向外洋溢的幸福与陶醉的感觉。






  恋这清晨细雨下的洁净与安逸。

       当我坐上出租车,一场小雨飘然而至。莫不是春雨来为这远方的客人送行?还是要帮我洗去连日旅途的劳顿?沐浴在这春雨中,眼观朦胧的古镇,深深地呼吸着古镇风情,心情格外爽快。

       古镇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一点五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呢!






  恋这庙宇身边虔诚缭绕的信仰。

       官渡建造时间最早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朝的供奉摩诃迦罗的土主庙和宋代的法定寺,而在宗教建筑中,名气最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它既浸透着宗教文化的灵光,又洋溢着建筑艺术诗意的魅力,给人以精神陶冶和美的享受。

       站在官渡古老的街头,环顾四周庙宇深处的香火,听闻悦耳的风铃,仰视欲飞的金鸡,抚摸着双塔高大的身影,不难感受这座古镇人们信仰的内涵。庙宇宏敞,古木苍苍,花团簇簇,庄严幽静,更称其信仰之深之诚之笃。






  恋这建筑美学流淌着的和谐韵色。

       在古街上徜徉,目睹那一座座古建筑,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隧道。古镇中那些用螺蛳壳和舂夯而成的院墙,依然在风雨中兀立,百年的土屋民居不仅尙在,而且,仍然留有当年繁华的痕迹,实属难得。远远望去,土主庙大殿立于青石砌成的平台之上,大殿飞檐凌空,斗拱密匝,雕梁画栋,殿门浮雕镂雕虚实有致,雕技精湛圆润,线条细腻流畅,好一幅现实版的淸明上河图。






  恋这古镇风情现代化的融合。

       官渡老街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每逢佳节经常在老街举行诸如跳花灯、唱滇戏等民俗活动。还设置了官渡饵块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滇剧花灯传习馆等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开展的不同体验项目,让广大游客在互动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据说,包括剪纸、刺绣、陶艺、龙狮彩扎、云子围棋等在内的60多个项目。一曲曲滇剧,一段段花灯,勾起了人们对老云南的回味。






  恋这舌尖上的文化朴实的叙说。

       都说古镇有三宝,饵块、米线和豌豆粉。官渡饵块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成品细腻耐煮、爽口而远近闻名。

       其实,在官渡名气大过三宝的还有一宝,那就是官渡粑粑。云南把发面烤饼称之为粑粑。与一般耙耙不同的是官渡的粑粑有馅,芝麻、花生、核桃仁磨碎作馅,有白糖,有红糖,烘烤至糖化馅溶,趁热吃,香气盈口。有人说,只有吃了官渡的粑粑,才是官渡游的收官。在这里分分钟就会被特色小吃俘获,每一种都直抵味觉记忆。






  恋这街头巷尾盏盏灯笼专注的样子。

       古渡渔灯是官渡八景之一。古时候滇池东岸,晚间标杆上红灯笼高挂,渔船灯火通明,犹如星光点点,布满渡口,无比亮丽。官渡当时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官渡兴建寺庙塔阁,文化建筑拔地而起,作为其点缀之一的灯笼,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了。

       成串的红灯笼,像极了夸张的糖葫芦,纵横交织,穿成了古城的灵魂;闪闪烁烁的红灯笼,像极了古城的眼睛,跟我交流着古城的过往,也让我从被吸引的目光中探寻了它不可抗拒的魅力。

       有人说,古渡渔灯是点燃老昆明的乡愁,我信。






  在欣赏了太多的都市灯红酒绿之后,古镇里的一块条石、一串红灯笼、一幢尖角楼、一对锈把手、一潭水、一匹马、一个人,都会成为今生的一次难得。官渡留给我的惊喜和回忆,带给我美妙的感受,是穿越时空和民族与文化的。不知不觉,我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那么远、又那么近,千年古镇,心有所依,正因为有了历史、文化、故事,才使得这里令人神往。

       夕阳渐隐,官渡人的烟火气总比夜幕来的早一些,夜市是这里每个人的天堂,也是游人的天堂,抚慰人心的除了爱,还有官渡这夜的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