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杭州西湖是中国闻名遐迩的著名旅游胜地,有包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等西湖十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你可能并不知道,在1100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杭州西湖差点被填平成为陆地! 但由于一个人的阻止,西湖才得以保存,成为现在杭州的风景旅游胜地! ----------------------------------------------------------------- 唐朝末年五代初期的那段乱世时期,西湖只不过是杭州城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内湖,既不是什么风景名胜,也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只不过是个淤塞严重、脏乱差臭的湖泊,主要作用是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的灌溉! 此时的西湖完全没有现代西湖的旖旎秀丽风光。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而那个时代的西湖由于长期得不到治理,导致西湖内部严重淤塞,居民饮水和农田灌溉得不到有效解决。 白居易曾经亲自带领杭州城的百姓们增筑湖堤蓄湖水,解决了为患一时的旱情。 但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白居易那样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品质,自从白居易离开杭州后,杭州的历任官员都不把治理西湖当回事,西湖就如同一个弃婴般再也无人理睬、无人关注。 唐朝末年,临安人钱镠成为杭州刺史,开始大规模修筑杭州城。 唐朝灭亡后,钱镠控制两浙十一州之地,并被后梁的朱温封为吴越王,成为两浙吴越国的实际统治者。 但此时杭州城的西湖已经变得完全面目全非,葑草蔓合、淤塞严重、湖面锐减、蓄水下降、湖水变质,活脱脱一个脏、乱、差、臭的西湖! 因此就有好事者决定放弃这个脏、乱、差、臭的西湖,使之彻底成为陆地。 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钱镠打算扩建杭州内城,有一位好事而且愚蠢的方士主动向钱镠出谋画策:其实干脆把西湖填掉算了,那么就可以在填平的土地上多盖些府衙建筑,岂不更好? 这个建议似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脏、乱、差、臭的西湖确实很令人讨厌,干脆放弃算了,省得看着都烦心。 但钱镠却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因为热衷于搞水利工程事业的钱镠一直持有这样一种非常前位的环保观念意识:百姓靠水为生久矣!无水即无民,水可以养育百姓!大家理所当然要珍惜水资源!广治不填湖,留以待真主! 所以,钱镠非但没有填掉西湖,相反还在西湖附近组建了数千名“撩湖兵”,专门负责治理西湖,这些“撩湖兵”日夜清除葑草、挖掘淤泥、疏通河道、修筑堤闸,数十年后,终于使西湖成为一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湖泊,当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杭州城百姓的饮水和杭州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 经过钱镠治理后的西湖,碧水莹洁、波光粼粼,白堤绿柳成荫,芳茵遍地,环湖寺庙遍布,梵音不绝,孤山楼阁,如蓬莱景色,陌上花开俗好游,满城士女剧风流,岸马湖船,游人四季不绝! 我们要感谢钱镠的那种超前的环保意识,如果没有钱镠的出面阻止,也许我们现在将失去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大家再也无法欣赏到西湖的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