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兵团副司令被俘,抗美援朝时立了什么大功?主席点名特赦他

 数字人生6688 2022-06-18 发布于山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了,此时的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对朝鲜的局势保持高度关注。同年6月27日,美军的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台湾进行军事介入,这一敏感的举动让中国感觉到了危险,美国干涉了中国内政。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朝鲜人民军将美韩联军驱赶到了釜山一带,占领了朝鲜半岛绝大多数土地。

美国不愿意放弃在朝鲜半岛的利益,组成“联合舰队”,在仁川登陆,并且轰炸了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坏。

面对美军的咄咄逼人,我军代总参谋长聂帅声明:如果美军过线,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麦克阿瑟轻视中国,上报杜鲁门,断定中国不敢出兵朝鲜,不顾中方声明,越过了三八线。

美军逼人太甚,我国不得不出兵,1950年10月2日,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作出最后的出兵决定。

同月,在东北的边防军改名为志愿军,秘密进入朝鲜,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同月27日到31日,志愿军发起了云山战役,首战告捷。

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的消息很快成了国内的大新闻,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许多原国军高级将领被关押在这里,他们是从战场上被俘虏的高级军官,能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说明有一定的身份或者影响力。

那些在战场上被俘虏的国军高级将领,刚进入功德林改造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比较抗拒的,抱着继续顽抗的心理。他们觉得我军能赢了他们,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不承认自身在军事上的失败,把原因归结于上级的无能和我军不按常理出牌。

功德林中的原国军高级将领,他们得知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与军事强国美国刚正面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看衰志愿军。他们认为,美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海陆空三军,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军队战斗力很强。

反观当时的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后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国民经济,军事力量与美军不是一个量级的。

因此,功德林的原国军高级将领看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少数人更加极端,认为这是老蒋“反攻大陆”的一个机会。

1950年,功德林的战犯改造刚刚开始,改造效果还不是特别显著,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对战争的胜负是“唯武器论”,忽略了其他因素。就如1959年获得特赦的杜聿明、宋希濂、陈长捷等人,当时也不看好志愿军能与美军硬碰硬。

就在功德林众多原国军大佬看衰志愿军的时候,有一人觉得志愿军必胜,吴绍周是当时功德林唯一看好志愿军的原国军将领。

淮海战役期间,吴绍周担任国民党12兵团中将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功德林中,吴绍周的上级黄维是出了名的顽固派,他并没有因此被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吴绍周是抗日名将,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击毙了不少日军。解放战争时期,吴绍周并不想打内战,但作为军人,他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淮海战役中,吴绍周兵败被俘,被送往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军官教导大队学习,来到功德林改造。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吴绍周是从始至终都看好志愿军的国军高级将领。自毛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后,吴绍周觉得自己也应该为此做点什么事情,他参加了美军战术研究班,为志愿军如何战胜美军想办法。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吴绍周不仅思想积极,而且还有所行动,说明他对自己曾经的失败,被关在功德林并不在意,就在当时的那一刻,他希望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战胜美军。

淮海战役期间,吴绍周统率的八十五军是美械装备,作为一军之长,他了解美械装备的优劣势,将优劣势以文字的形式写成了一份报告。

解放战争时期,吴绍周对解放军也有较深的研究,了解我军的作战特点,为此,他还专门提出了一些解放军要如何对付美军的办法。

吴绍周让杨伯涛执笔,写了一篇六万余字的材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这份材料中,吴绍周提出了三条对志愿军战士非常实用的意见。通过吴绍周对美军与志愿军的优缺点的了解,他先是提出了志愿军应该多打夜战,在夜间发起进攻。

众所周知,美军武器装备的优势远超志愿军,如果在白天打,志愿军要吃不小的亏,如果打夜战,美军的高端武器就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效果,志愿军战士则更能发挥出他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扬长避短,对我军是有利的。

吴绍周除了建议志愿军打夜战外,还建议志愿军打运动战,游击战,以灵活的战法,切割包围敌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将运动战的灵活打法用得炉火纯青,将它运用到抗美援朝战争中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吴绍周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美军武器先进,火力很强,吴绍周觉得从正面硬拼志愿军肯定会吃大亏,他建议采用土工作业,利用堑壕隐蔽近敌,然后再实施爆破和射击。

吴绍周的这个建议同样很好,志愿军武器射程,火力等方面远不如美军,接近敌人再射击,爆破能够最大限度歼敌,对敌人造成杀伤。

吴绍周在《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材料中,给志愿军写了三条建议,从后来的战场情况来说,的确十分科学、周到。

六万多字的材料,可以看出吴绍周是真心希望志愿军能够打败美军,给国人涨涨士气。

吴绍周是一位善于总结的人,他的很多观点与我军高级将领是不谋而合的。

功德林将吴绍周所写的材料上交后,主席亲自看了这份来自功德林传来的材料,对吴绍周的表现非常满意,对材料的内容也深感认可。

主席觉得吴绍周表现出色,是功德林内学习的榜样,为了给改造的人看到希望,主席特批吴绍周在思想和行动上均有立功表现,是可以提前放出来,还他自由的。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经过有关部门的安排,1952年吴绍周走出功德林,来到了长沙与家人团聚。

回到家中,吴绍周与妻子织布,打纱为生,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六十年代,吴绍周的视力不太好,陈明仁将军来湖南后,吩咐有关部门,对吴绍周给予一些特殊照顾,保障一下基本的饮食起居。

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吴绍周到长沙织布社从事管理工作,不久被聘请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1966年,吴绍周因中风在长沙老家病逝,享年64岁。总的来说,吴绍周是一位爱国将军,在被俘不久后,能为志愿军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有如此表现确属不易。

从侧面可以看出,毛主席也是一个胸襟宽广之人,提前释放吴绍周,还他自由与家人团聚,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