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谁能赢?杜聿明跟黄维意见相左,文强五千字论证了个寂寞

 静者为王的江湖 2023-07-13 发布于河北

一、抗美援朝谁能赢?

1950年,当功德林里的战犯得知,咱英勇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功德林里事实上就进入到一种癫狂,或说是诡异的状态。

因为在这里被关押的,都是那些被俘的国民党的高官战将。比如杜聿明、王耀武、黄维等,这些名字一摆,任何人都能感受到是啥分量。

一则职业习惯,这些人必然对打仗这事敏感异常。二则就是,他们都败给了“不讲武德”的解放军,导致绝大多数人都很不服气。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黄维,曾狂吼:“有本事两军后退三十里,重新打一次我绝不会败。”至于杜聿明和王耀武,其实也存在这种心理的,毕竟这哥俩输得比黄维还冤。

就说王耀武,在莱芜战役中一再提醒李仙洲:赶紧撤兵回来。但李仙洲就是听陈诚的命令,非要当“追风少年”追击粟大将,结果导致全军覆没。当时气得王耀武脑仁都疼,道:“那是五万人啊,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三夜也抓不完!

如今要啥没啥,且还“不讲武德”的志愿军,去了朝鲜战场,跟在二战中硬碰硬打败德军,击垮日寇,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去过招。若说功德林里的这些位不兴奋,态度不诡异,那怎么可能!很快关于抗美援朝谁能赢的大讨论,就在功德林内开始了,并分为了两派。

第一派是以黄维、文强、杜建时为代表,认为志愿军必败,美军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姑且称之为:美军派。

第二派以杜聿明、杨伯涛、吴绍周为代表,认为:只要志愿军战术运用得当,美军没啥了不起,照样可以击败。我们对应称之为:志愿军派。

那么这两派在功德林内哪个是主流?公允来言,还是志愿军派占据了上风。毕竟都是中国人,而抗美援朝之战,是中国人跟外国人的较量,这让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志愿军派这边。至于例子,就是杨伯涛带头写的那本《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

二、杜聿明、杨伯涛和吴绍周

这里要纠正一个观点,许多人认为这份长达六万字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是杨伯涛独立撰写的,这是错误的。因为他仅是“主笔”。也就是说他综合了许多“志愿军派”的意见后写成的。

比如杜聿明,曾参加过远征军,不但跟美军打过交道,也熟悉美军的机械化战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杜聿明堪称当时,既熟悉美式机械化部队作战特点,又了解美械威力,同时还能指挥兵团级以上作战的第一人。

自然杜聿明的观点和意见谁敢忽视?只不过后来杜聿明,又单独写了相关材料,但其主要观点,却已经被《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吸收进去了。

除了杜聿明的贡献外,还有宋瑞珂(整编66师师长)、覃道善(第10军军长)、吴绍周(第85军军长)、侯吉晖(12兵团政治部主任)等人,他们都是“美军战术研究班的学员(成立在功德林内)”。

在这些人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吴绍周,他是第一位被提前特赦的功德林战犯,于1952年就被特赦出去了,至于原因有两个。

一则是,他提出了几点对付美军的战法,不但得到了认可,还对咱志愿军的作战,起到了作用。

二则是他的被俘属于主动投降。当时黄维、胡琏,还有他都是坐着坦克逃跑,最终胡琏逃了,黄维被抓。吴绍周则逃跑得很顺利,可惜坦克出了故障趴窝了。于是他就爬出坦克举目四望,顿时悲从心来,这逃到哪里去?

吴绍周决定不逃了,就坐在坦克上等解放军来抓自己。结果这一等就是老半天。原来他几乎都快逃出包围圈了。

吴绍周等得实在麻烦了,就叫来一位手下:去,找解放军过来,就说这里有个大官等着被抓呢!

那位手下去了,不久后果然带着解放军前来,就这样吴绍周成了俘虏。显然吴绍周这属于主动投降,若宽泛些都可视为投诚,反正跟其他被俘的人有区别。再加上他对志愿军入朝作战提出了建议,所以被提前特赦了。

至于其他几位主要的“志愿军派”,大多在前几批就被特赦了。杜聿明、杨伯涛在1959年被特赦,宋瑞珂是1960年,覃道善在1961年,侯吉晖最可惜,他1956年病故在功德林……

三、文强五千字论证了个寂寞

说完“志愿军派”,再说“美军派”。黄维跟杜聿明意见相左,认为志愿军打不赢美军。但公允来言,黄维当时正是狂热之时,与其说期待美军能赢,不如说是期待美军替自己报仇。

杜建时曾留学美国,号称功德林第一“知美派”,自然他认为打不赢美军,就跟黄维有本质区别,是从一种专业的角度分析,比如双方国力等,这完全可视为一种,知己知彼的参考,故而杜建时1963年被特赦。

唯有文强最有意思。在他的口述自传内,曾如此坦言当时心情: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变相的美苏战争。换而言之,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我身在监内,心在监外,幸灾乐祸地唯恐天下不乱……

于是文强挥笔写了篇《美朝战争的预测》,洋洋洒洒五千多字,论证认为:美军是不可战胜的!然后上交给管理所。

本以为管理所人员,会对他这种“挑衅行为”非常恼火,哪料一切都风轻云淡,该啥样还啥样。文强就开始等待美军得胜的消息,想用事实证明自己。

果然不久后消息传来,竟是志愿军把美军打得丢盔弃甲,还是精锐的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随后一个又一个消息飞来,照样是志愿军痛击联合国军——美军精锐又败了,连指挥官沃克中将都死了,英军输了,土耳其旅被打残了……

文强洋洋洒洒五千字,等于论证了个寂寞。以至于后来,当文强最后一批被特赦出去后,只要有人一提这事,就显得非常不好意思,连连表示:那篇文章从头到尾都错了……

不过必须要交代一下,虽功德林里对于抗美援朝胜负可分两派,但随着咱志愿军的节节胜利,功德林明显发生了变化,无论哪一派,几乎都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于是当得知咱志愿军口粮紧缺,需要大量炒面时,功德林也承担了这任务,这些当初的国民党将军们干得热火朝天。

所以,还是用杨伯涛的那首《为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炒干粮》的诗歌当结尾,才最合适,诗歌如下!

调和鼎鼐倍辛忙,为最爱人爨(cuan:烧火做饭)糇粮。

只缘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战场。

昼飏烽烟夜烛天,挥汗酣战灶台前。

千杓万铲浑意倦,大同江畔报敌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