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艺术特辑一

 车前草 2022-06-18 发布于湖南

散论齐白石

        白石老人是我童年时的“导师”,是最早学习模仿的对象,一直深受他作品的影响。他是公认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作品中饱含真挚的情感。我有一些只言片语谈及他,致敬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白石翁尝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可见他的骨气。其晚年作品,摄人心魄,寥寥几笔,足称生动,神气活现,不愧是比肩八大山人的大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愈进传统海洋,愈发觉得渺小,大千先生说自己半辈子在中国传统书画的经典作品中“念书”,没有个人语言。白石老人走上了另一条不擬古的道路,真戛戛独造逞其能。擬古或者独造,各有优缺。艺术行为还看性格,但必定是一条艰辛探索,一辈子研究不完的过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给张大千看赵无极的画,他老人家看过很激动,觉得需要再活一辈子像“小赵”这样子搞。你给张大千看里希特的工作情况,大千先生也会微笑着说:“场面很新鲜,然而和我的追求很相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于创作时的状态去谈,得出五个字“限制与自由”,其实就是一个纠缠反复,或者说是痛苦过程。冷军大概也说过这个“限制与自由”,做艺术本质上要寻获到自由,冷军大师自由了吗?只有他自己可以回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白石老人画的这种小虫子,一上午画它5、6只知了没问题,我想全中国即便有1000万画家,1000万人达到这个技术难度都没问题。技术层面好做到,“技乎于道”或者说“技乎于艺”便需要十足额外的功夫。需要多读书,排除外部干扰,用心感受、体会生活、人生。需要更强的画面表现力、需要感染力、共情力……凡艺术大师一定是对生活最深的体悟者。齐白石之所以是齐白石,他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的审美理想在作品中,对生活的体会,感知在作品中,对事物的见解在作品中……这是一般人和齐白石的区别。就是说,他的感受力强于你,他作品的共情能力强于你,他作品的表现力强于你,他的思考多过过你,甚至他失败的次数多过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李可染笔墨精妙,值得东山魁夷从日本过来拜访他,齐白石值得李可染侍从站立老实做学生,八大山人值得齐白石甘做“门下走狗”……所以艺术这个东西,一山还比一山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见缶翁一印,印文曰:老缶不治印已十余年矣,今为大仓先生破格作此,臂痛欲裂,方知衰暮之年未可与人争竞也。丙寅立冬日八十三叟吴昌硕。

        岁至83已是高寿,(吴昌硕)尚自勉强治印,缶老之精神令人敬佩!齐白石曾有言“老缶衰年别有才”,可佐其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齐白石写字作画,自带深厚属性,你看他画虾蟹,真是带着一份对这些事物的热爱在画。

2022.05.30朝暮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