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里一位老板打算开早餐店,现在一直在筹备。为了降低试错成本,他打算在自己车库做外卖开始。 但是,一算账,心凉了一大截,因为通过盈亏平衡表分析,即使做到六万也不怎么赚钱?问题出在哪里呢? 先看看他的三张表,顺便温习一下老知识:投资预算表,运营成本表,盈亏平衡表。 先看投资预算表。投入不高,起步资金只要13300,很适合新手起步试错,即使失败了,损失也就几千块。 运营成本表,是开店前预估需要花多少钱才能让生意运转起来。让你有多少钱,做大的事。步子不迈大,不扯着蛋。 再看运营成本表:每个月是8550,也还好,不高。不过,我觉得这里高估了,我算这张表,主要是看固定成本,就是生意为0的情况下的支出。变动成本比如原材料费用是根据生意好坏变动的,估算出来其实不准确。 运营成本表,是评估运营压力,压力就关系到心态,老板如果心态不好,很难做成事情。昨天的文章,其实也是讲到老板心态。留言里有老板就提到了,文章案例的老板为什么做什么都很急,就因为资金压力大。 最后看盈亏平衡表。这张表的问题最大。看完之后,你会很惊讶,运营成本那么低,按说很容易盈利的,但怎么每天做2000的营业额,每个月几乎只是保本状态呢?这是不合常理的,我们看看问题在哪。 1,水电煤这一栏高估了,哪用3600,可以砍掉三分之二,1200就差不多了。我店里营业额十三四万,电费也就一千多。这两年,国家把电费降下来了,以前的商铺用电,基本都是一块以上的,甚至一块五两块都有,现在都降到七八毛左右了,车库里的用电也就是居民用电,更便宜。 2,宣传费用其实也不用这么高。不过,宣传费用可以这么放着,主要是考虑到他的店是在车库里,没有人流量,持续宣传的需要。 3,费用的大头是平台提点,占了营业额的20%。车库开店,每一单都需要平台送,当然要平台费啊。但是问题也出在这里。 原材料费用占40%,平台费用占20%,这两个就占去了60%,毛利就只剩下30%,这就是为什么营业额这么高,还不怎么赚钱的直接原因。那平台费用怎么降低呢?实操中,靠的是不同的价格,线下一套价格,线上一套价格,举个例子,如果线下的毛利是60%的话,线上价格的毛利至少75%以上,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因为平台提点,我要保证提点提完之后,到手的钱,毛利还有50%以上。 所以,最后一张表,老板计算了两种毛利情况下的结果,哪种更合理?我觉得第二种更合理,甚至要搞一个70%的毛利表格出来。我觉得70%毛利是必要的,30%的原材料成本+20%的平台扣点,还剩下50%的毛利,比较有做头。我看60%的盈利情况还是不够理想。 接下来,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评估现实的可行性。假设就是70%的毛利,那外卖上对应的的价格会到多少,对应的竞争对手会是谁,面对的客群是谁,他们能接受吗,如果不能接受,我应该如何提高竞争力让顾客接受,选品应该如何,我的产品和服务要达到什么水平,我的宣传营销要达到什么程度。。。等等。 你看,这是一个由果及因的倒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评估可行性的过程,更是一个让自己的想法如何在现实中变得可行的过程。一句话,你想要达到这个结果,那你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这就是顶层设计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