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辨证用药思路

 GG2010 2022-06-18 发布于江苏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医案

这是我5月14日接诊的一个患者,这个患者58岁,男性,他患糖尿病已经有12年的病史了,从最开始的每天口服1片二甲双胍到来诊前每天需要口服3片二甲双胍,2片拜糖平还有1片亚莫利,空腹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血糖忽高忽低,高的时候9~10个,低的时候也很少在7以下,在我这儿经过中医调理两个半月后,现在每天口服2片二甲双胍,空腹血糖基本控制在6~7个左右。下面我把她用中药调理的辨证用药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症状:口干,口苦,口渴多饮,眼睛干涩,最近1年看东西有些模糊,耳鸣,四肢未端麻、凉,两胁下有时窜痛,吃不下饭,吃多了胃胀难受,大便时干时稀,喝水多,小便就多,舌淡边有齿痕,脉弦细。他还有个特点,血糖经常随情绪波动,每次着急、上火或是生气之后,第二天血糖肯定升高。

辨证: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口干、口苦,两胁窜痛,血糖经常随情绪波动——肝郁气滞;视物模糊,手脚麻、凉——微小血管堵塞,瘀血表现。吃不下饭,吃多了胃胀难受,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边有齿痕——脾胃虚弱,痰湿不化。

治疗:疏肝健脾,祛瘀化痰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芎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砂仁、木香

丹参、桃仁、地龙

黄连、天花粉、地锦草

这个患者经过两个半月中医调理后,现在每天口服2片二甲双胍,空腹血糖基本控制在6~7个左右。

我在治病时,经常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有是证用是方,又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新进展,佐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中药,往往收到很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