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甄德家徒四壁,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很是困苦。母亲因为他没有父亲,觉得愧对他,从小就非常的溺爱他,家里好吃好喝的都给他,对他百依百顺的。甄德从小就懂事孝顺,经常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很是欣慰。 多年后,甄德长大了,而母亲因为常年劳累,担心家穷,甄德娶不上媳妇,郁郁寡欢,身子骨不好,经常病怏怏的。 甄德在附近一户大户人家做短工。 赚到的钱,都用来给母亲看病买药了。 除了做短工,他还去山上打柴,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劳作,还要照顾母亲,很是辛苦。 有一天,他的一个远房堂叔过来探望他们母子。 看到他家里日子难过,便提出让甄德跟自己去城里做工,自己做生意,会给他双倍工钱。 她的母亲听罢,喜忧参半。 一是甄德能多赚点钱,积攒下钱,能娶妻成家。 忧的是,他远离自己,很是担心,怕他吃不好,穿不暖的。 甄德的叔父看出她的心思,忙对她发誓,一定要照顾好他,让她放心。 甄德不愿意离开母亲,怕自己离开这里,母亲无人照顾,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他在外面放心不下。 邻居吴阿婆知道后,拍着胸脯答应,她以后帮忙照顾他的母亲,让他放心出去赚钱。 母亲答应他去城里,赚了钱,好娶妻成家。 甄德眼睛湿润着,只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这里。 到了那里,他的叔父很是照顾他,工钱果然比在家乡时多两倍。 甄德很是满意,全心全意的做工。 由于他聪明能干,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很好,叔父很是满意。 岁月如梭,转眼之间,甄德来到这里快一年了。 期间,他托人给家里捎去了一些钱和书信,告诉母亲一切都好,让她放心。 又过了一个月,甄德总是梦魔,梦到母亲有病了,醒来总是心慌意乱的,一连几天皆都如此。 心里很是奇怪,担心家中的母亲,想告假回家探望母亲。 因为临近年关,他的叔父生意兴隆,人手不够。 想了想道:“时下临近年关,生意不错,人手也不够,再过几天,我把工钱给你,你就回家过年吧!明天你去帮我催债,回来后,就可以回家了。” 甄德听罢,很是高兴,答应下来。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出去催债了。 债主离此甚远,要两天两夜才能赶回来。 一路上,他疾步如飞的走着…… 盼望着回来后,就可以回家了。 走了一天,天黑了。 他想起叔父的话,不要赶夜路,天黑了,就找个客栈住下,明天再赶路。 看到前面不远有个客栈,遂急急进入。 店小二看到他,面带笑容,殷勤的把他迎进去。 甄德要了一碗面,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不大会,风扫残云,酒足饭饱了。 抹抹嘴,让小二开个下等房间,进入里面。 屋里还有个车夫打扮,名叫周二的汉子,甄德和他打个招呼,身子疲乏,躺在床上,不大会,便睡过去了。 周二也躺下来,却没有困意,辗转反侧地睡不着。 过了会,甄德忽然梦呓,抽泣着…… 汉子以为他做噩梦了,刚要把他唤醒,忽然,油灯摇曳,屋子角落里现一“白衣老妇人”,“老妇人”白发苍苍,面色惨白,一脸的愁云苦雾,她坐在角落里,目光担忧的望着床上的甄德,叹息不止。 少顷,甄德梦呓着把被子揣掉了。 “老妇人”一愣,起身,木木走过去,把被子轻轻的给他盖上。 甄德一个翻身,被子又掉下来,老妇人又给他盖上…… 就这样,她不厌其烦的频频给他盖被子……动作娴熟。 虽是背对着周二,可周二看着她的动作,心里一热。 想起自己的母亲,这个动作,就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动作。 周二眼睛湿润了,心里很是纳闷,门窗都关的好好的,她是怎么进来的呢? 刚要和她打招呼,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客人,一个老道士。 此时,老妇人忽然无声无息的不见了。 周二很是纳闷。 两个人互相打个招呼,老道士坐在床上,两个人相谈甚欢。 周二把方才奇怪的一幕讲给老道士听。 老道士听罢,一愣,四下巡视一番,觉得那不是人,应是鬼。 周二听罢,很是害怕,不敢入睡。 两个人躺在床上,各怀心事。 过了会,甄德忽然大叫一声,醒来。 道士和周二一愣。 走到他跟前,看他满脸大汗,眼睛红红的,满脸泪痕。 周二急急询问他,是不是做噩梦了? 甄德点点头,叹息说:“我刚才梦到母亲有病了,身边无人照顾,又急又怕,很是担心。 那周二听罢,急急把方才一幕告诉他。 甄德听罢,大惊道:“听你所说,方才的老妇人样子,就是我的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啊?” 那老道士看着他,长叹一声道:“你这个后生,说出来,你不要害怕!你的母亲恐怕快不久人世了。方才的老妇人,其实就是你母亲的生魂,因为惦记你,她不远千里过来看你。她久久不咽气,其实就是等着想见你最后一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甄德听罢,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忽然起身离开,在漆黑的夜晚里狂跑着…… 直奔家乡而去…… 他心急如焚,归心似箭,疾步如飞的走着…… 走到天亮,雇了一辆马车疾驰而去…… 马车日夜兼程,一路上甄德都催着车夫快点赶路。 几天后,终于到了家乡。 站在门口,他听到里面很是寂静,更加担心,急急进入,顿时惊呆了。 屋里几个亲戚和吴阿婆一起看着他,满脸悲痛,一口黑漆棺材出现在眼前。 娘!……我回来了……孩儿不孝……甄德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扑通跪下,泪水成河,堂堂七尺男儿嚎嚎大哭起来…… 在场的人们都潸然泪下。 阿婆眼泪汪汪地告诉他,自从他走后,他的母亲更加惦记他,下雨天,会担心他淋雨着凉得病。晴天,担心他暴晒……总之,凡事都往坏处想,郁郁寡欢,没有一点笑模样,身子骨不好。前一段日子病重在床,大家想捎信告诉他,可她拦住,不让告诉他,怕他在外面担心,想让他多攒点钱娶妻成家。可是病情加重,她水米不打牙,病入膏肓,找来大夫,大夫道她不久人世,无力回天了。这个时候,她才着急,让我们捎信,让你回来见你一面,三天前,她硬是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拼着一股气,等了你三天,前天晚上咽气了,死不瞑目,临死之前,她吩咐我们,你不回来,不得入殓。 吴阿婆说完,泣不成声。 甄德听罢,心如刀割,大叫一声:“娘!……孩儿不孝啊……又嚎嚎大哭起来…… 他这才明白,如老道士所说,昨晚的“老妇人”,就是母亲的魂魄。 她死了,却还在担心自己! 有句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却还在担心自己。 她在世上没有享过一天福,死了,还要因为他牵肠挂肚的。 甄德越想越伤心,犹如妇人一样,哭的死去活来的。 亲戚们都泪眼婆娑的劝他,人已经离去了,还是节哀顺变吧! 第二天,甄德和众人把母亲好好安葬了。 他在母亲坟前盖了茅屋,准备守孝三年。 他的叔父知道后大惊,很是后悔没有早点让他回家,心里很是难过。 去了那里吊唁,人已经出葬了,心里很是愧疚不安,跪在坟前,长跪不起,很是自责。 甄德很是感动,好言好语地抚慰他。 叔父离开后,甄德才发现,他留下来不少银子。 除了工钱,还余外给他一些银子,很是感动。 他每天都在母亲坟墓前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小时候有趣的事情…… 在母亲坟墓前栽一棵了她生前喜欢的杨树,还种了鲜花。 三年后,他牢记母亲的话,一定要好好劳作,积攒下钱娶妻成家,为甄家延续后代。 又去了叔父那里做工,叔父教他学习做生意。 二年后,出钱帮他做个小生意,没想到,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来。 几年后,他有了钱,在叔父的帮助下买了房子,娶妻成家。 成亲后,妻子很是贤惠,勤俭持家,小日子过的不错。 甄德去了父母的坟墓前,告诉他们,如今自己已经娶妻成家,日子好起来了,让他们九泉之下有知。 做完这一切,起身,欣慰的离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