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就是父亲节了。 《增广贤文·上集》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忆父》 清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 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 几度乘风问起居。 《寄东鲁二稚子》 唐代: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我的女儿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不见父亲,眼泪哗哗如泉水。我的小儿叫伯禽,已与姐姐一样高。他俩并肩在桃树下,谁能抚背怜爱他俩?想到这里,肝肠忧煎日甚一日。撕下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我仿佛也回到了汶水。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 《宗武生日》 唐代:杜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宗武是诗人的幼子,诗人曾多次提到并称赞他,诗是杜甫家祖辈相传的事业,而人们以为这只是世间寻常的父子情。回想昔日写诗赞宗武懂事乖巧,宗武也随着诗文的传播而被人熟知,字里行间透着些许自豪。杜甫自己得力于《文选》,所以勉励儿子熟读精研,继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莱子,七十岁时穿着彩衣在父母面前嬉戏,以娱乐父母。 《与小女》 唐代: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洗儿诗》 宋代: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养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但我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显愚蠢和鲁钝,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这首诗显示了苏轼的智慧和真正的爱子之心。苏轼可以说自己就是人中之龙,却不像很多普通的父母一样,自己没什么本事,自己不是龙,却施加压力给孩子,想让儿子成龙,还是那句话,课子课孙先课己,有那逼孩子的劲用在自己身上,说不定自己就成龙了。 苏轼自己是人中之龙,正是因为如此,苏轼才体会到自己人生起伏的不容易,所以才只想孩子快快乐乐的长大,一辈子无灾无难。 《蓼莪》 周代: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乐亲园》 明代:张颢 凿翠诛茅数亩宽,双亲荣养此君安。 笑他酷好丘园者,不植椿萱植牡丹。 乐亲园,位于明代凤阳府宿州(今属安徽)西关一里处,今早已不存,明弘治年间宿州卫指挥使周汉父亲过生日,周汉为其父母所建的园林。 曾显《乐亲园记》载:辟地为园,诛茅为轩,花卉菜果,日置二亲,其中以求心为乐,因名之约“乐亲园”。乐亲,就是供奉双亲,让父母享受欢乐。 笑那些达官贵人,酷爱建设私家园林,不种椿萱种牡丹,只供自己玩乐。 椿与萱,这两种植物,代表父与母。乐亲园,只种椿萱,孝敬父母。 《椿萱图》 明代:唐寅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椿萱,代表父母。 《祝父母诗》 清代:慈禧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么经典的诗句,竟是出自慈禧之手。 《燕诗示刘叟》 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小燕们翅膀硬了,再不回头,四下飞散。雌雄双燕,声嘶力竭,也唤不回。只好回到空窝里,通宵悲鸣!老燕,切莫悲叹:想想你们乳燕时候,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