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架深处:为何被列为禁区?有两个“悬案”,至今没法解释

 平淡是真0828 2022-06-18 发布于湖北

北纬30度,是地理学家们为了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一根辅助线。可是就是这条虚拟纬线所处的区域,却诞生了很多的奇迹,所以这根线又被称为“神秘的北纬三十度”。
北纬30度贯穿了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四大文明古国,很多古文明遗址也坐落在这附近。被国际史学界称为“独一无二的青铜文明”的三星堆遗址在北纬三十度附近被人们发掘了出来。
图片
另外修建方法到现在都还是未解之谜的埃及金字塔也坐落在这附近。在这条纬线附近,还能看见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玛雅文明遗址、传说中的古代文明“亚特兰蒂斯”遗址等。
北纬三十度附近不仅诞生了文明遗迹,而且也孕育出了很多神秘的自然景观。比如,日本龙三角区、那不勒斯“死亡谷”、死海、加利福尼亚“魔幻森林”、珠穆朗玛峰,还有充满各种传说的中国神农架。
图片
神秘的北纬30度
神农架的简介
神农架,位于中国湖南省的西北部,是中国中部地区现存最大的原始森林。外界对神农架赞誉很高,有“华中屋脊”、“中国天然氧吧”、“物种基因库”、“地质博物馆”等诸多美誉。
从这些称号中就可以看出,神农架并不是普通的存在。“神农架”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这个名称的由来与华夏始祖炎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传说,在上古时期,炎帝所在的姜姓部落中的很多百姓突然生病,呕吐不止,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为了救治部落成员采百草、尝百药。
图片
炎帝尝百草
在采摘草药的途中,炎帝路过一片山地连绵的区域。他在这个地方架上木梯,以便攀到高处采摘草药。他还在这个地方用木头架成房屋,为这片区域的百姓遮风避雨。
此外,炎帝还教授他们驯耕牛、织麻衣、制陶具的方法,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因为炎帝又号神农氏,所以百姓为了纪念炎帝,就把这片区域称之为“神农架”。
神农架区域内的地貌复杂多样,地形坡度起伏大。整个神农架区域内的山峰海拔大多在1500米以上,平均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
图片
神农架风景
神农顶的海拔更是达到了3105.4米,这也是神农架地区的最高峰。另外神农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交替影响控制,导致这里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
神农架地区夏天湿润多雨,冬天温和少雨,四季的变化非常明显,这个地区的季风也很发达。随着海拔不断的增高,神农架区域的山峰也逐渐出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四季分明加上拥有多种气候类型也使得神农架区域的植被异常丰富。这也使得神农架成为了拥有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的区域,因此神农架又有北纬三十一度的“绿色奇迹”之称。
图片
神农架风景
1998年,为了保护神农架,国家在这一区域成立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的5A级景区。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253平方千米。
而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0.72平方千米,也就是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相当于4514个故宫的面积之和。虽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高达七万公顷,但是,这片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却是很小的。
同时,神农架深处的很多区域都被人们列为禁区,禁止外来游客前去参观。那么,为什么神农架的深处被人们称之为禁区呢?而神农架中,也有两个人类至今无法理解的悬案,你有了解过吗?
图片
神农架风景
神农架的野人传说
说起神农架的神秘之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神农架的野人传说。这一说法在神农架地区特别盛行,以至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了蹭这一热度,也应景地推出了野人谷、野人潭、野人洞、野人岭、野人寨等一系列景区。
以此来吸引游客。那么,神农架地区真的有野人存在吗?据资料显示,神农架野人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974年。据说,神农架生产队副大队长在山上捡柴时偶然发现了一名野人。
它身高在两米以上,能够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神农架生产队的副大队长一发现野人的踪迹后,就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此事,这也成为了被记录下来的神农架野人目击案例中的第一例。
1976年5月14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的五名工作人员和一名司机在出差的途中也亲眼目睹了一个全身都有红色毛发、身高在1.8-1.9米左右的野人。
图片
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目击资料
为了探究野人是否真实存在,中国科学院分别在1976年、1977年、1980年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考察。虽然这三次大型考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是却收获了了。
每一次考察中,中科院都集结了一批国内顶尖的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甚至在第二次考察中还动用了专业的侦察兵。但是这三次大规模的考察中,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野人”的踪迹,更不用说找到能够证明野人存在的科学证据了。
最后,这三次官方“野人”考察只能惨淡收场。而民间组织在考察中发现的疑似证据,后来也被鉴定出来是假的。就连最能证明野人存在的疑似野人毛发的物质,也被鉴定出来是某种真菌。
图片
神农架野人想象形象
由于缺乏科学依据,1998年,中国科学院给出了“神农架没有野人”的最终结论。而且,单从物种繁衍的角度考虑,一个物种想要长久存活下来,族群数量起码要在500以上。
这个数量并不算小,可是在三次大规模的专业搜查下却没有发现任何“野人”生活的痕迹,很明显“野人”是不存在的。所以,神农架的“野人”可能只是目击者当时在精神高度紧张,所处环境又比较幽暗的情况下出现的幻觉。
虽然神农架的野人传说被证明是假说,野人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关于神农架的另一桩悬案,在其他地方也有过不少“真实案例”。
图片
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目击地
神农架的白化动物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

白化病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白化病患者全身的皮肤、头发以及其他的体毛都会变成白色。白化不仅可以出现在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动物身上。
出现白化现象的动物,皮肤、毛发同样会变成白色或黄白色,虽然不同动物的白化机理不同,但是它确实是一种病变。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目前已知的出现白化动物最多的区域。
图片
神农架白化动物
神农架地区的白化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非常丰富。不仅常见的蛇、龟等动物出现白化现象,就连珍稀的金丝猴、獐、苏门羚、白鹭等也存在白化现象。
虽然世界上的其他区域也出现过动物白化的现象,但是那都是非常少数的存在,不会像神农架这样的大范围、大规模地出现。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神农架的动物大量出现白化现象呢?有研究者认为是神农架的动物基因突变,造成了大量动物白化的现象。
图片
神农架白化动物
有的研究者则认为,神农架一带覆盖着原始森林,丛林密布,日照时间少,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出现了大规模的白化现象。
还有的研究人员认为神农架深处存在特殊的磁场,受这一磁场的影响,该区域的动物更容易出现白化的现象。但是,科学界尚没有出现统一的论断来解释神农架地区的白化动物。
不过,神农架的白化动物是很珍奇的,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为了保护这些白化动物的生存环境,也为了避免偷猎者大肆捕杀这些白化动物,于是,把神农架的深处设置为禁区,不对外开放。
图片
神农架白化动物
神农架的其他神秘传说
神农架除了有野人和白化动物这两个奇特之处外,还存在着其他神秘的传说。驴头狼,是传说中的一种凶兽,脑袋长得像驴,体型也和驴差不多大小。
但是它却有着狼爪一样锋利的爪子,狼一般敏捷的肢体,是一种肉食动物,有时候还会食人。在我国的其他区域它又被叫做马狼、山混子、驴头豹、狗头虎等。
据说1970年到1988年间,不少人都发现过驴头狼的踪迹,神农架地区的当地居民也称曾经看见过一种驴头狼身的动物。在传说中,驴头狼性情凶残狡猾,会伤人吃人,这也使得神农架更加神秘危险。
当然,这种生物也如同神农架野人一样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此外,神农架深处还有“鬼市”、山溪潮汐、冷暖洞、神秘箭竹、水怪等等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给神农架添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也使得一些人对神农架深处望而却步。
图片
驴头狼想象复原图
神农架深处的宝贵资源
神农架占地面积大,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地形变化多样,光、热、水资源丰富,使得神农架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也是神农架深处被列为禁区的主要原因。
神农架的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多样。据专业人员调查,神农架地区的植物总共有3183种左右,真菌等微生物大约927种。在这三千多种植被当中,有些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些则是珍贵的药用植物。
比如,金钗石斛就是生长在神农架地区的一种名贵中药,它一般生长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之上。要采摘野生金钗石斛,只能借助木梯或绳梯这两种工具,采摘的危险性极高。
图片
金钗石斛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
但是同样的,野生金钗石斛的价格也很高,最高可达几万元一斤。神农架被列为禁区,也可以防止一些“见钱眼开”之人不顾生命安全贸然采摘野生金钗石斛。
神农架中还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神农架深处没有遭到过人类的大肆破坏,生活着许多珍稀、甚至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了的生物。
因此,神农架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神农架深处既生活着金丝猴、白鹭、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有着大量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片
人工繁育的金钗石斛
神农架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是如此的丰富多样,所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把神农架深处列为禁区保护起来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结论
神农架历史悠久、景色宜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一大批的游客前来游玩。但是,在游玩的途中一定要注意遵守景区规则,不要深入神农架景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神农架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为自身安全负责。
图片
神农架云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