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救驾

 二班毛豆 2022-06-18 发布于广东

剑川古城

今年过年去滇西,回程在丽江与大理之间的剑川古城稍事停留。多年未见舅妈及几个表兄弟,陈同学与姐姐要去探亲。

我们住的酒店,隔壁有家卖饵块的小店,门口摆张桌子,上面整整齐齐码着真空包装的饵块。

一日从舅妈家回酒店,经过小店,见巷子里有热气冒出。一看原来是后房侧门,里面正在制作饵块。我很好奇,只知饵块是米做的,类似家乡的养水粑粑,遂走进去想探个究竟。

煮好的饭

房中有个三层高的木架,每层木框里垫着薄白棉布,上面码着半砖大小、两砖厚度的饵块。

左边有台机器,一位三十上下肤白圆润的女子,将刚煮好的一箩筐白米饭,用木勺舀到机器台上,几秒钟时间,下面萝筐便接出如藕孔形状的米条。右边是压平滚轴,台上有两沓一米长一本书宽已压平的薄饵块,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正用蜂蜡润滑滚轴,须臾,将台上的长饵块搬到靠墙的条桌上。

一目了然,饵块是这样制成的。

做好的饵块

与家乡的养水粑粑的确有所不同。

养水粑粑是将泡好的籼米与糯米按一定比例搀兑,石磨磨成粉,再蒸熟。里面有糯米,吃起来会有点粘。饵块则是将生米煮成了熟饭,再制作成形,没糯米不会粘。

养水粑粑一定要用腊月水养,否则会坏。记忆中快过年时,老家亲戚送粑粑来,妈妈便用水缸将粑粑养在水里,放到后院,且经常换水立了春,春水渐暖,换水也养不住了。所以,养水粑粑平常是吃不到的。

饵块则一年到头都可以吃到。在云南,没有比饵块更常见的主食了。

烧饵块

·烧饵块

饵块有很多吃法,最常见的是烧饵块、饵丝和炒饵块。

烧饵块最简单,圆形的薄饵块放铁篦子上,用炭火烤软,抹上蘸料酱即可食用。酱有多种,可盐可甜。

一次在翠湖,逛得腿软,忽见烧饵块档,顿时来了精神,吃个烧饵块便继续逛。

昆明有家“英凤烧饵块”连锁店,北辰小区那家离姐住得不远,每每经过都忍不住去排队。这家烧饵块酱料品种多而实在,还可以加油条和火腿肠。我通常要的牛肉辣酱,加根油条,很美味。

英凤烧饵块

·饵丝

顾名思义,饵丝就是饵块做成的丝。吃法两种,一种煮,一种卤。

按说云南过桥米线很有名,但实际上,本地人一般不点米线,而要饵丝。

问陈同学为什么。

“米线水分多,很快就饿了,饵丝顶饱。”

除去这个原因,饵丝更有嚼劲。出门在外,吃个简餐,饵丝为首选。

牛肉饵丝

土鸡饵丝和牛肉饵丝都不错。云南的土鸡饵丝里,是实实在在的土鸡,我吃过这么多次,都是乌鸡,鸡肉很香。

大理小食店有种耙肉饵丝,也很好吃。猪后腿肉,炖得很耙(软烂),很鲜美。

住香格里拉云蔓酒店时,早餐是自助餐,有专门厨师煮饵丝、米线。我通常会点一碗饵丝,自己加鸡蛋、火腿、蛋饺、青菜等,一碗香喷喷的自制饵丝就成了。

云蔓酒店自制饵丝

卤饵丝就是干拌饵丝,类似干拌面。

将烫好的饵丝捞起,放入烫好的豌豆尖,加盐、糖、酱油、花椒粉、腌酸菜、花生碎、辣椒油等佐料,拌匀即可。

一次途经鹤庆,见一家十年老店里很多人,便进去点了两碗卤饵丝。配料很多,随意挑选,还每人配了一碗汤。

吃完饵丝,喝汤,鲜而咸,齁得一脸。忙问店家。店家一见我们装扮,知是外地人,笑了。原来那是调好味的骨头汤,拌饵丝用的,本地有人爱这么吃,当然也可以不用。

卤饵丝

·大救驾

炒饵块,类似炒面片,炒法一样。腾冲的炒饵块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大救驾”。

前几日朋友约聚,在深圳车公庙一家云南酒楼。朋友让陈同学点菜,主食单上有道大救驾,遂点了。众人问是啥。说与吴三桂有关,又继续点。点完准备说,又有朋友来,孩子玩耍,大人喝斥,一番折腾,早没吴三桂什么事儿了。

大救驾到底是什么意思。的确有个典故。

明灭亡后,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刘文秀等拥永历帝朱由榔辗转来到昆明。两年后,清军三路入滇,吴三桂率军逼近昆明,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率军护送永历皇帝西走。

至腾冲时,天色已晚,一行人爬山路早已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里最好的食材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等炒在了一起。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啊。”

自此,腾冲炒饵快便有了个别称,叫“大救驾”。

大救驾

老朱家真有点意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饿晕被救,有了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逃难被救,又有了一味“大救驾”。

可见世间之味,饥最香也。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滇行记2022(五十八):江山风月是吾友(完结篇)

视频推荐:原来我爱吃的饵块、饵丝,是这么做出来的

跬步之行

昨日睡觉时间:00:4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