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大米制品成就的经典小吃

 逍遥_书斋 2022-11-30 发布于河南

导读:云南米食的制作和吃法多种多样,花样百出。就大米本身就有诸如佤族的鸡肉烂饭、布依族的花饭、哈尼族的黄糯米饭、壮族的红八宝饭、傣族的青苔糯米饭、菠萝饭等等吃法对于盛产优质大米的云南人来说,除了将米煮成各种饭外,还有无穷的米制品。有名的就有米线、饵块(又名粑粑)、饵丝、米干、卷粉、米凉虾、年糕、米糕、粽子等,在云南,这些米制品均以小吃呈现。本文笔者整理了八个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小吃及饮食文化,谢谢品读。

文章图片1

猜猜是什么


云南米线

酸浆米线一般是以传统的方式制作的。要经过选米、净米、洗泡、发酵、磨浆、潮化、合成、初蒸、压榨、煮熟、冷却、漂洗、装箩等流程,这种榨法即传统榨法,制成的米线既保留了大米的清香、甘爽,又提高了米线的鲜甜、滑润。利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其工艺复杂,生产费时。但酸浆米线口感好,质地柔软有弹性,吃起来有淡淡的发酵酸味,滑爽回甘,有大米的清香。酸浆米线宜凉拌着吃,蒸着吃,卤着吃。

文章图片2

酸浆米线

文章图片3

云南凉米线

干浆米线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机器中挤压,靠摩擦的热度使其糊化成型,吃起来更硬,但易咬断。其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贮藏。食用时再泡或者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线长,但香不及酸浆米线。适合煮着吃,炒着吃。

文章图片4

干浆米线

文章图片5

云南炒米线

云南米线的美食代表:蒙自过桥米线、玉溪鳝鱼米线、昆明小锅米线、云南炒米线、凉米线、弥勒卤鸡米线、保山豆花米线、砂锅米线、稀豆粉米线、肠旺米线、猪脚米线、牛(羊)肉米线、阿昌族的过手米线、傣族的撒撇等。

文章图片6

再猜猜是什么米线

米干

滇西南的某些地区,由于民族众多,又因为独特的饮食习惯,普洱、临沧和版纳等自成一派做成了米干。米干和米线很相似,米干是蒸出来的,比较软,保留了大米的香味。米干是宽条的,米线是细圆形的,不过在普洱的景谷也有圆形的米干,与米线很容易搞混淆。

在普洱很常见的米干是配稀豆粉来吃,这样吃有米干的清香,也有稀豆粉的豆香,吃起来各香其香,两种味道的碰撞起来,十分的美味。米干也是西双版纳知名菜肴“撒撇”的主料。

文章图片7

米干系列

卷粉

在云南的菜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卷粉。云南人将粳米磨成米浆,然后在金属盘子上蒸制而成,放凉之后可以像纸一样地卷起来。卷粉洁白透明,可以热吃,也可以凉吃,一般都是凉拌食用。夏天,配上芝麻油、香油、花椒油、醋、酱油、蒜泥、花生面、油辣子、韭菜、香菜、豆芽菜等等作料,吃到嘴里,是爽口爽心,非常符合时令的小吃美味。

文章图片8

卷粉系列

饵块、饵丝

饵块、饵丝是云南最古老的米制品之一。西汉人史游所著《急就篇》有“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了一条:“米面蒸之则为饵”;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粉米蒸屑”,可见饵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文章图片9

饵块、饵丝(云南人叫粑粑)

饵块是云南常见的传统食品。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云南18怪中“粑粑叫饵块”,饵块质地软糯,刚出锅会粘牙。在物质匮乏的年底,云南人过年压一个很大的饵块,在寒冬腊月里,切一片放在火上,边烤火,边吃饵块,饵块再沾上云南豆腐乳,就是过年的滋味。(昆明的烧饵块)

文章图片10

饵块系列

把饵块切块,就成了腾冲知名的食物“大救驾”。大救驾相传是明朝永历帝由于吴三桂大军逼近昆明。南明天子朱由榔(永历帝)逃往滇西腾冲,清军紧追不舍,当时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里认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的一盘菜。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文章图片11

大救驾

饵块切丝,又是不同的风味。吃法和米线差不多,饵丝烫软之后加各种帽子和作料就可以了。最为知名的为大理巍山的耙肉饵丝及曲靖的蒸饵丝。大理巍山的耙肉饵丝,据说是始于南诏时期,是当地彝族和白族的最爱,好吃主要就是在配料上,将肉炖的耙糯糯的,达到入口即化的地步即可。

文章图片12

大理巍山的耙肉饵丝

文章图片13

曲靖的蒸饵丝

米凉虾

米凉虾是云南风味小吃。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糖水,加入玫瑰糖,是夏季解渴佳品,成品香甜软嫩,,喝起来不仅凉滑可口,而且有红糖的甜味,有玫瑰的香味,是消暑的佳品。

文章图片14

米凉虾

米糕

云南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

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

水糕,是米粉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

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嘉宾贵客。云南大理的萂村米糕最为著名。

文章图片15

萂村米糕

文章图片16

水糕

年糕

年糕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饭用打制或水磨成粉后压制而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蒙自年糕是云南的传统名吃,蒙自一带有种植糯米(江米)的传统,也就有常年做年糕的习俗,历史悠久,独具风味。蒙自年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红糖和玫瑰糖制成的红年糕,另一种是用白糖加火腿、芝麻、花生仁做成的白年糕。两种年糕口感各不相同,红年糕吃起来甜香软糯,更多体会到的是甜甜的滋味。而白年糕吃起来会觉得咸甜搭配得适中,火腿的咸香和年糕的甜润完美融合,再加果仁香味,非常美味。

文章图片17

蒙自年糕

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泪(lei)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粽,即粽籺(he),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ruo叶(或柊zhong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文章图片18

甜粽

文章图片19

咸粽

云南较为出名的粽子主要有丘北五彩粽、广南黑粽和傣族香草粽。丘北五彩粽是云南壮族人把糯米经过植物“渲染”成各种颜色来制作成粽子。广南黑粽是把紫子秸秆和炒香的草果磨成粉末,然后与放了少许油盐炒香的糯米互相搓揉,让米变亮变黑,再用天然野生的箬ruo叶来包,包粽子时可根据各家口感和爱好放用草果粉腌制的五花肉和已经泡好的绿豆。傣族香草粽是软糯的糯米,包进傣家人自己种植的香料——沙朗、香草,再放上油炸肉、草果。用种在芒果树下的粽粑叶包扎好蒸熟,清香软糯的傣族香草粽即可

文章图片20

丘北五彩粽

文章图片21

广南黑粽

文章图片22

傣族香草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