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分支变异 基于肺叶分类法 正常气管支气管解剖 在放射科和胸外科,通常用 Boyden命名法来描述支气管解剖,每侧胪的段支 气管都被用1到10个号码进行标注。这些数字不同于内窥镜的命名法的数字 前段的支气管被标记为B3(B2 Boyden命法)和后段支气管被标记为B2(B3 Boyden命名法) 段支气管分布的模式是经常变化的。例如,右上叶支气管典型的三根分叉结构 仅占总人口的30%-38% 为了理解气管支气管位置变异需要强调以下三点: 1通常气管隆突位于T4T5朐椎水平 2两肺的气管和肺动脉之闻的关系不同。右肺上叶支气管位于右肺动脉的后下方,而左主支气管先 走形于左肺动脉下方,然后向上走形发展为左肺上叶支气管。右肺上叶支气管为动脉上支气管,因为 它的起始处在右肺动脉与右主支气管交叉点之上;而左肺上叶支气管是动脉下支气管,因为它起始点 在左肺动脉与左主支气管交叉点之下;在右肺,通常以右肺上叶支气管作为参考点,来描述指向上叶的 变异支气管而在左肺参考点则是左肺动脉与左主支气管交叉点 3(1两肺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是不对称的,右側主支气管比左侧短; (2)右肺上叶支气管在中间叶支气管上方几厘米处出现,右肺下叶上段(B6)支气管的开口位于右肺 中叶支气管口稍下方,并且开口方向几乎和右肺中叶支气管相反 3)在左肺,上下舌段支气管共同从左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左肺下叶主干比右肺下叶长,延伸的距离 在10-12毫米左右。 根据boen命名法示意图: 右侧,B1=尖段支气管,B2=前段;B3=后段 B4=外側段支气管;B5=内侧段支气管; B7=内側基底段支气管 B8=前基底段支气管:B9=外側基底段支气管 B10=后基底段支气管 B2B4=上舌段支气管:B5=下舌段支气管:左側其他 支气管和右侧命名相同。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分支变异 许多气管支气管分支变异已被描述。在本文中我们重点在气管、主支气管 中间支气管的分支异常 这些气管支气管的分支异常可以分成5组(a)全肺;(b)肺上叶;(c)中叶,()下叶 (e)其他气管支气管的分支异常。 大多数的这些异常支气管要么是替代型支气管,要么是额外型支气管 替代型支气管是,正常支气管缺损,取而代之的是起源异常的异常支气管。 额外支气管是在正常支气管基础上多出来的支气管,额外型支气管可在肺组织 中形成盲端,也可与肺组织有一定联系,形成额外的肺组织。额外的肺组织通 常可以通气或者也许可以通过附件裂缝与正常肺组织相通 形成盲端的支气管称为先天性支气管憩室,不应与获得性支气管憩室混淆,后 者可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见到 大多数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的变异无症状,常偶然发现, ·气管支气管分支变异可以孤立发生。但通常是和其他气管支气管的分支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肺组织变异,或前肠畸形伴随发生: 在尸检研究中,埃文斯发现,3/4的患有替代或额外支气管变异的婴儿同时患有先 天性心脏病和其他畸形。 同样,据报道,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发生气管支气管变异的发生率是正常 儿童的13倍。 先天性心脏疾病伴气管支气管的变异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 窄、房室管畸形、唐氏综合症。 全肺气管支气管分支的变异 支气管的部位是内脏心房位置关系一个方面,后者指心脏、肺、肝、胃、脾相 对中线的位置 内脏正位反应了正常内脏之间的关系,而内脏逆位是内脏关系的镜像排列 内脏异构包括了其他不能归类为内脏正位或内脏逆位的内脏位置种类;右侧内 脏心房异构(原名无脾症)通常与右支气管异构、双侧右心房、无脾、中线肝 相关 相反,左侧内脏心房异构(原被称为多脾综合征)通常与左支气管异构、双 侧左心房,多脾,中线肝和经常变位胃相关,然而,支气管的位置并不总是与 心房和腹腔内脏相关 在右侧支气管异构中先心病很常见,占1岁以内新生儿死亡率的80%-90%;左 侧支气管异构结果相对较好,较少和先天性心脏病伴发 ·在CT,上叶支气管和同侧肺动脉关系是支气管部位最可靠的标志。一侧肺含 有动脉上支气管是右肺,而含有动脉下支气管则是左肺;因此,双侧上叶支气 管均为动脉上支气管表征右支气管异构,而双侧上叶支气管均为动脉下叶支气 管表征左支气管异构。 上叶支气管和肺动脉之间关系示意图: 内脏正位,右肺上叶支气管位于右肺动脉上,左肺上叶支气管位 左肺动脉下,内脏反位,两侧支气管位置相反 b,上叶支气管均位于相应胪动脉上称为右側异 上叶支气管均位于相应肺动脉下称为左側异构 Right isomerism 个4个月大的女要,发生右侧 气管异构: a,CT三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