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字承祚,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官员。年轻时勤奋好学,拜谯周为师,被荐为蜀汉观阁令史。 ![]() 蜀汉灭亡后,经西晋著名学者张华举荐,陈寿担任著作佐郎。晚年致力于整理魏蜀吴历史,共编写《三国志》六十五篇,得到时人称颂。陈寿死后,梁州大中正范上书皇帝,称《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应该加以保护。《三国志》遂得以流传。 本文选取陈寿经典名言11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福气降临是有原因的。 灾祸是逐渐发展而来。 点评:《左传》曾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幸福、灾祸不会无凭由而来。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用兵的方法,就要先确定会取胜再出击。 依敌之实,选用将领,每次都不会失策。 点评:孙武曾言「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用兵作战,妙算者胜。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臣一定恪守辅佐大臣的职责, 效法古代圣贤们忠贞的节操, 就是献出生命我也在所不辞。 点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让后人感慨不已。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 处于大国无忧无虑的环境,为政往往会心生懈怠。 处于小国忧心忡忡的局面,却能生出很多好方法。 点评:环境安逸会磨灭人的斗志。 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害怕美好的名声立不起来, 却不怕寿命短促时光易逝。 点评:庄子曾言「廉士重名」,也就是说,品行高洁的人非常注重名声。 ![]()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我广纳天下人才, 用正义驱使他们, 可以做成任何事。 点评:曹操确实爱才,惜才。曾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向天下发出招贤令,广纳人才。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建立国家,就要掌握兵权; 建设国家,就要崇尚德化。 点评:魏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文帝想讨伐蜀汉,孙吴,就向贾诩征求意见。贾诩认为魏国应先文后武,以教化百姓为重。魏文帝不听,才有江陵之败。 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想要老百姓安居乐业,在于财富的积累; 而积累财富,就要专务根本,节约用度。 点评: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了孔明的辅助, 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点评: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打动诸葛亮。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才有与曹魏、孙吴抗衡之力。 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日月之所以明亮,是因为它们无所不照; 江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它们无所不包。 点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不弃细流,终有其大。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想要为天下伸张大义; 然而我智谋短浅,因此遭受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点评:刘备在诸葛亮的草屋里,向诸葛亮述说之前的种种辛酸。可能是因为智谋短浅,才让他陷入如今的窘迫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