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馒头味儿的春节

 清池片语 2022-06-18 发布于陕西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我的家乡陕西关中,有正月里十五前不开火蒸馍的讲究。所以,春节前各家就要蒸好半个月家里的口粮,还要蒸好走亲戚专用的圆馒,要知道在旧社会,用小麦蒸出的大馍那可是稀罕的上乘礼品,当然蒸馍也寓意“争气”、生活蒸蒸日上。
尽管生活水平在提升,但亲自蒸馍的年俗还是沿袭了千百年。蒸馍前的准备工作繁复庞杂——要洗净盆、锣、锅盖、笼屉、蒸笼甚至一臂宽的大筛箩。妈妈会从后院刨出有点糠心的白萝卜、胡萝卜,洗好蒜苗、韭菜、香菇等,再剁好肉馅儿。爸爸会劈足一人高的柴火,保证半天抽风箱时始终“燃料”充足。
终于,等母亲掀开热炕头的被褥,拉出发酵完全的满怀大一面盆面团时,蒸年馍正式开始。
一大盆面团在母亲挽起衣袖后被狠劲揉搓,随着一点点碱面水被兑入,面团慢慢变得光亮、劲道,再被切成一块一团,继续摁揉出一条一条。
那些要做成送礼的,面团会被揉搓得粗一些,切段后再揉成一只只鼓包状的胖馒头;自家吃的就揉得细些,再切成鸡蛋大小的团儿,简单揉捏就是只小馒头;要备用包包子的,会切段后再擀成皮,再包入一勺勺提前备好的馅儿……
做好三笼屉馍后,就可以趁着水沸下锅开蒸了。以防蒸汽冲开锅盖,母亲总习惯在蒸笼上压几块石头。当然,包子是要和馒头分开下锅的,以免窜味儿。
蒸馒头,火要旺要稳,忌忽明忽暗,烧火的人也要保持心平气和、专心致志,木柴补给更要及时充足。
伴着灶膛的大火旺烧,灶房里、前屋后院开始弥漫开一股股香甜的馍香,惹人发馋,急切地追问母亲还得等几分钟。看火的母亲总稳当当地让我们再耐心等等,待最后一根木柴燃烧尽才缓缓起身开锅。
起锅开笼是件蛮神圣的事,我们小辈馋那期待多时的白胖馒头、喷香包子,母亲则支开我们凑上去端详这一锅的品相,她有点迷信地认为,这一锅馒头蒸得漂亮、成功与否,会关系到来年一家人的运势。
待蒸馍一出锅,我们早左右颠倒着指尖的热馒头,凑着去夹肉,或跳着发烫的嘴角,往咬开一口的包子里灌入蒜水儿……年味儿就这么伴着蒸汽腾腾的馒头香、包子香扑面而来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