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点击上方“关注”一起抒写更多温暖的故事。 受母亲影响,近来总是喜欢看老电影。 因为比起现在某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有些老电影经久不衰,真的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比如前两天才写过的《喜盈门》,这部电影是前不久陪同母亲一起看的,当时在看剧时母亲突然关心起剧中的几位女主的现状如何。 为了给她一个交代,便专门去查阅资料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没想到这篇文章发布后引起了许多影迷的共鸣,原来有那么多人喜欢看老电影。 今天这篇也是应母亲要求而写的。 昨天在陪母亲看《红色娘子军》,她突然来这么一句:“等我老了,你可不许不孝顺我啊。” 我有些懵,问她何出此言。 她便说这电影里的琼花,听说她现在都住进养老院了,原本她有一双儿女,都说养儿防老,这也不靠谱啊; 还有那个红莲,听说她晚年也不幸福…… 我很好奇,母亲都是在哪里听说这些消息的,她说小区里的姐妹都这么传,我有些惊讶,像这些八卦小道消息,原来老年人也感兴趣。 后来想了想,或许是“养老”、“晚年”这些词跟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关注,以此提醒自己的儿女要孝顺吧,为了让老母亲心安,我又去查资料了…… 关于电影《红色娘子军》相信父母这一辈对《红色娘子军》都很熟悉。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南岛的战争故事片。 该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谢晋导演执导,祝希娟、王心刚、向梅等主演,并于1960年7月1日首次上映。 这个故事是由祝希娟饰演的女主“吴琼花”展开,讲述她从一个奴隶丫头成长为一名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一起战斗的故事。 这部电影上映后,瞬间像一阵风一样席卷了各大电影院,观众对其赞不绝口, 说这是当时同类题材电影中的佳作,并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同时剧中的几位主演也因此走红,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 如今时隔六十一年,这几位主演已经成为著名的老艺术家,只是关于他们的晚年生活众说纷纭。 -01 -饰演“吴琼花”的祝希娟 她晚年为何坚持住养老院?祝希娟演《红色娘子军》时才20岁不到,她还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在读生。 在此之前她参演过一部剧情电影《为孩子们祝福》,那时候的她还在上初中,严格来说祝希娟算得上是童星出身。 但是她走上表演这条道路并不顺畅。 祝希娟1938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小学老师,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祝希娟是家里的老幺。 因为大环境和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祝希娟从小就跟着父母四处迁移,居无定所, 而她的哥哥也在这个过程中不幸染病去世了,她的姐姐后来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祝希娟应该跟父母姐姐一样,将来都会成为一名知识分子。 但是上初中后,一次意外参演《为孩子们祝福》的电影的表演经历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表演。 上高中那几年,除了本职学习,她就把自己泡在业余话剧里。 不过彼时的她还未确定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因为在当时她的心里,不当演员的话当个农艺师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实际上,祝希娟的骨子里是更喜欢表演的,因为当农艺师这件事她也是受电影《米丘林》的影响。 只是后来当她确定自己要做演员,并且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时,还是被父亲浇了一盆冷水。 父亲看着满心欢喜的她,失望地说:“我们家要出一个戏子咯。” 这句话像一个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祝希娟的心上,因为她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戏子无用”。 越是不被看好,越是要努力。 她下定决心,进入学校后她一定要刻苦钻研表演,她相信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好走远。 可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她真正走进表演,她才认识到自己以前多么肤浅,她以前以为自己什么都行,风风火火,可表演这回事真正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那时候老师给她表演的小品,她全都做不好,她陷入了自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好这件事。 表演老师看出了她的焦虑,便主动找她谈话, 说表演是要用心,并非就只是演,一定要走进角色,赋予她生命,让她有灵魂才生动。 老师的这次谈话让祝希娟找到了自己,并且在老师特意安排的一个小品里,她表演得很出彩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这大大的加强了祝希娟的自信。 之后她就放开了自己,不再拘着,积极跟老师同学探讨,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学什么都很快,而且每次争论都是一副不赢不罢休的气势。 也正是这一股子气质,让祝希娟获得了出演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主角的机会,并且凭借这个角色她成了新中国第一位百花影后。 而这部剧就是《红色娘子军》,当时祝希娟读大二正跟一个男生讨论的激烈,这一幕让到上戏选角的谢晋导演看到,觉得她就是自己苦苦在找的女主角“吴琼花”。 导演看到争论中的祝希娟,她的眼睛里有一种不屈服的倔强,而这正是他要的。 剧里的“吴琼花”是一个受封建地主压迫,生活在最底层的奴隶, 但是她性格顽强、泼辣且勇敢朴实,她的父亲因为踢了地主南霸天家的狗而惨遭剥皮,母亲也下落不明。 所以在琼花的心里,南霸天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她时刻想着逃出南家,就算被抓回来挨鞭子,蹲水牢也不屈服。 后来,有幸遇见洪常青(王心刚扮演),在他的帮助下加入娘子军,最终从一个只想报私仇的丫头成长为一名战士。 为塑造这个角色,祝希娟与其他几位演员一起被送到电影原型人物所在的地方由真正的娘子军带着体验生活。 白天她们6点就要起床参加军训,之后打靶、急行军,野外露营,晚上回去还要研读有关史料,以便更好地把握角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 该片上映后,祝希娟演活了“吴琼花”,她因此一角成名,获得首届百花节最佳女演员奖, 同时获郭沫若先生为她题词“南国琼花”, 周总理亲自邀请她在颁奖礼上跳舞,被评为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祝希娟瞬间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之后,祝希娟又主演了《燎原》《无影灯下颂银针》《啊!摇篮》《迷人的年轻城》《再婚家庭》《命运》等几十部影视剧,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祝希娟也收获了一段完美的爱情。 她的丈夫是著名画家侯烽民,两人是经人介绍相识,相差三岁,是彼此的初恋。 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凡生活中的相濡以沫和不离不弃。 婚后,祝希娟与侯烽民生养了一儿一女, 在这么优秀的父母的影响下,这一双儿女也出落得很优秀。 长大后,他们的女儿侯兰在国外留学定居,祝希娟退休后还去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并且在那里创业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 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落叶归根”的思想让他们想要回国养老,为了可以更好地照顾父母,祝希娟的女儿女婿也跟着回国了。 祝希娟的儿子侯量在国内,已结婚生子,同时他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演员和导演。 他曾与母亲合作执导了《滑向未来》等影片,同时他还单独执导、出演过《似水流年》《绝杀》《向天真的女生投降》等影视剧。 祝希娟的一双儿女优秀且孝顺。 为了可以照顾好父母,她的女儿女婿都把事业从国外迁回国内了, 作为弟弟,侯量与妻子也对父母很尊敬和孝顺。 至于祝希娟为何会做养老院,完全是因为她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因为他们都已成家有各自的生活。 而且祝希娟还规劝老年观众要注意健康,“因为你健康了孩子负担少了”。 起初对于父母要选择养老院这件事,侯兰侯量并不同意。 因为他们觉得养老院再好都没有自己照顾得好,而且有儿有女还去住养老院,人家肯定要说他们不孝顺。 实际上祝希娟这样的选择也有自己的“私心”,这是她和老伴一起商量的结果。 选择住进养老院,除了不给儿女添负担,他们也想多过过“二人世界”,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不自由,现在老了就想要自由。 而且父母子女不住一起也并不代表家庭不和谐,如此可以给彼此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大家都乐得自在。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祝希娟,问她为什么不要孩子养老,她说:
她的这个回答可谓新潮,父母和孩子本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相互捆绑, 老了也不要活成子女的附属品,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一样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尊重平等的家庭观念下子女也会长成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同时对父母也会更加尊重和孝顺。 祝希娟和老伴人虽住在养老院,但是他们的一双子女会经常去探望,陪他们过年过节过生日,一家人的心永远在一起,其乐融融。 -02-饰演洪常青的王心刚 依然儒雅 乐意做一个普通老头儿王心刚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的是男主洪常青,他是娘子军的代表。 洪常青的性格坚毅、刚强,且感情丰富,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父母辈也经历过苦难 他曾经也跟琼花一样有过冲动想要报仇,但是经历过一段斗争之后他成长了。 所以当他遇见琼花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救”她,他非常了解琼花的思想,所以他用自己的亲生经历教育了琼花,带着她一起走上了正道。 凭借这个角色,王心刚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被评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实际上作为一名老艺术家之一,王心刚一直都是影迷心目中的男神。 从他出演第一部电影《寂静的山林》开始,到《牧人之子》《永不消逝的电波》《海鹰》《勐垅沙》,再到《红色娘子军》,他就是大荧幕上的男神,观众心里的白月光。 他阳刚帅气的外表和扎实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在荧幕上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只是因为他向来低调、实在,几乎不接受采访, 处处以普通演员的身份看待自己,要求自己,不过也正是他这份低调和正派深入影迷的心。 王心刚主演的电影不多,但是部部都是经典。 继《红色娘子军》后, 他又主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侦察兵》《知音》《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我的长征》等一系列电影。 凭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王心刚还先后获得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终身成就奖、亚洲演艺名人“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除了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王心刚与妻子杨昭彩的爱情故事也被影迷津津乐道。 王心刚与杨昭彩是青梅竹马,因为对艺术的热爱,两人都走上了演员之路。 后来,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杨昭彩退居幕后,将重心放到家庭上,照顾他们的一双儿女,让王心刚可以毫无顾虑地向前冲。 所以说王心刚的艺术成就里有一半的功劳是妻子的。 当然他对妻子的付出都铭记于心,他用一生来守护他们这段爱情, 那么帅气的他不曾有过半点绯闻,对患病的妻子不离不弃,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进入晚年退休后,王心刚鲜少出现在镜头面前,他说自己不拍戏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儿,他乐于做这样一个老头儿。 如今已90高龄的他看起来还是那么儒雅帅气,依然是影迷心目中的神,祝愿老艺术家福寿绵长,春秋不老。 03 饰演符红莲的向梅 与丈夫白头到老,儿子儿媳孝顺 晚年幸福向梅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的符红莲,十岁被卖为童养媳,与“木头人丈夫”相伴十年,备受精神折磨。 红莲跟琼花一样坚韧、朴实、忠厚、善良,两人是一次偶然的机缘下相识,后来得知红军正在组建娘子军,便投了军成了一名战士。 向梅成名较早,在出演《红色娘子军》之前,她就已出演过《重要的一课》《女篮5号》《雾海夜航》《两个营业员》《千女闹海》等多部电影。 向梅有颜值有演技,原本她的影视之路是一片光明,但是在特殊年代的到来让她被迫阔别影坛十年,直到42岁才重返影坛。 不过,凭借一部《保密局的枪声》她一枪打响,再次走入观众的视野,成为当红影星。 人到中年,再次走红,向梅的艺术生命才刚开始,“保密局”之后她接连又参演了《蓝色档案》《飞向太平洋》《奇迹会发生吗》《永不凋谢的红花》等多部影视剧。 同时在1985年,她还当上了上海演员剧团团长,在此期间受杨洁导演邀请出演了《西游记》里的乌鸡国皇后。 此时的向梅原本想婉拒杨洁导演的邀请,因为她没演过古装,可能不合适,而且她已经快五十岁了。 但是后来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她饰演的乌鸡国皇后雍容华贵,艳而不俗,成为《西游记》里观众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在事业上,向梅经历了坎坷,但是在爱情上她一帆风顺,牵手即是一生。 向梅的爱人迟习道,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比向梅大八岁,两人是于1959年结婚,1960年生下儿子迟晶。 作为丈夫,迟习道给了妻子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那时候向梅怀着儿子都还在拍戏,为了照顾妻子,迟习道事无巨细。 后来儿子出生后,向梅又出去拍戏,一去就是半年一年的,每次都是迟习道帮妻子打包,地上铺的铺盖、热水瓶、脸盆等应有尽有,而且他在家里把儿子照顾的很好。 因为常年在外拍戏,向梅很少有时间陪丈夫和儿子,但是他们从没抱怨过。 每次儿子问迟习道妈妈在哪里,他都会耐心地告诉他,妈妈是爱他的,不过现在正在拍戏等她回来就会好好陪他。 因为早年疏于对丈夫和儿子的陪伴,向梅才55岁就退休阔别影坛,回归家庭生活了。 只是偶尔有机会会客串两部戏,其余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 不过也正是因为她早早就“消失”在公众眼前,才有了晚景凄凉的谣言。 起初向梅并不理会,她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可是谣言越传越不靠谱,说她的晚年惨不忍睹。 忍无可忍后,向梅才选择发声,她说:“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儿子、儿媳都很孝顺。 对我的小辈,我是很骄傲的。唯一内疚的是,在儿子的童年,最需要母爱、照顾的时候,我没能够尽我的力量。” 可是在小辈们心里,向梅永远是值得尊敬的人。 因为热爱艺术,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她永远是他们的楷模和榜样。 实际上,无论是祝希娟、王心刚还是向梅,他们都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在事业上,他们一辈子兢兢业业,奉献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老艺术家; 在家庭上,他们一心一意,与另一半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对小辈呵护有加,到了晚年子女敬重孝顺,过的舒心。 最主要的是他们这种不服老的精神,更是为年轻人做好了榜样。 塞缪尔厄尔曼说:“岁月让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灵魂也会苍老。”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它老不是真的老,服老才是真的老。 以上这些老艺术家虽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但是他们不曾活在年龄的枷锁里, 不给自己设限,始终保持热爱,晚年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和自在。 文|哈哈 图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