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的“第一位影后”。 1962年,因在电影《红色娘子军》饰演的“吴琼花”一角,获得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那时候的她风光无限,在颁奖典礼上还被“周总理”邀请跳舞。 太过紧张的她在跳舞的时候还踩了好几次“周总理”的鞋。 好在没有得到指责反而让大众觉得她十分可爱,成为大众的梦中情人。 ![]() 然而这位大众的梦中情人私下里早已和初恋结婚,并生下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 之后为了儿女在1998年退休后前往美国生活,但在2016年不顾儿女的反对和丈夫一起回到国内。 儿女想把她们接到身边养老,她却很坚决地拒绝,选择和丈夫去养老院生活。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 01阴差阳错对表演产生兴趣祝希娟1938年出生于江西赣州,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战争爆发后,她三岁时随家人移居四川。 当时她的爸爸祝元青是附设高级工业学校的校长。 1944年,祝希娟被爸爸妈妈送到四川的一所私立小学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和家人搬到了上海。 那时,由于她年轻时受到父亲的影响,她喜欢读书。 尤其是推理类的书,此外她还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 ![]() 小的时候祝希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园丁。 后来,一位名叫朱的老师来到祝希娟就读的学校。 他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在课堂上他讲课时也非常有趣,这使学生们非常感兴趣。 朱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话剧团”,教孩子们在课外朗读和表演。 因此,祝希娟慢慢地了解戏剧,热爱戏剧,对戏剧非常感兴趣。 那时朱老师觉得祝希娟很有才华,很有责任心。 所任命她成了第一个话剧组的队长。 1952年,刚刚上中学的祝希娟获得了难得的机会。 当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在筹备电影《为孩子祝福》,导演工作交给了赵丹。 为了能寻找到满意合适的年轻演员,赵丹奔波在全国各地的中学。 ![]() 之后赵丹看到祝希娟,从小就漂亮浓眉大眼的祝希娟一下子就被导演看中了,邀请她出演电影。 当时祝希娟不知道演员是做什么的,该怎么拍电影。 但对方说得很有趣,所以她接受了他们的提议。 祝希娟带着好奇和疑问开始拍摄电影,。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经历让祝希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祝希娟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好演员。 ![]() 02为拍戏去军队中生活1957年,祝希娟想要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学习,为自己的电影梦而奋斗。 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成功考入表演系,成为一名表演系大学生。 当时黄佐临、陈白尘等著名大师都在上戏教课。 甚至梅兰芳等戏曲大师也会到上戏讲课。 因此祝希娟特别认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她会谦虚地向前辈讨教表演技巧和知识,希望老师可以给他一些建议,这样一来祝希娟的表演技巧有了质的飞跃。 祝希娟还非常勤奋,只要她有时间,就会去实践。 在祝希娟大二的时候她迎来了一次机会。 谢晋要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但他找不到合适的女演员 ![]() 随着拍摄的临近,导演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找演员奔走在各大高校之间。 直到有一天谢晋来到上戏寻找演员,他来到学校的排练室正好看到学生们真正表演。 他无意间发现有一个女孩在和别人讨论表演。 意见不统一时两人还会争论一番。 看到这一幕,谢晋脑海里就不自主地出现祝希娟演戏的样子。 于是他确定了祝希娟就是他要找的女主角,立即邀请祝希娟拍摄电影。 ![]() 祝希娟答应参演后,和剧组一起来到了海南。 为了能更真情实感的演绎角色,她和剧组人员在部队呆了一个月。 那段时间祝希娟完全是军人的作息。 体验军队生活一个月后,她了解到了当兵的不易。 之后在拍摄电影时为了更接近军事形象,她还剪下了她最喜欢的辫子。 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塑造角色。 ![]() 03新中国第一位“百花影后”这部电影在提交审批后就得到了审批员的认可。 据说这是近两年来关于类似主题的罕见杰作。 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电影局的领导一致认为。 这是一部关于革命斗争的非常生动的电影。 夏衍还建议在建党40周年之际放映这部电影。 于是这部电影于1961年初上映,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发行。 电影《红色娘子军》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反响。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20世纪60年代,观看《红色娘子军》高达6亿次,这是前所未有的。 ![]() 祝希娟也因饰演《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而获得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影后。 颁奖当天,郭沫若亲自给她颁奖,并附赠“南国琼花”的奖状。 晚会上,“周总理”亲自邀请祝希娟到舞厅跳舞,这让她受宠若惊。 还因过于兴奋和舞蹈技巧并不好,导致跳舞过程中踩了好几次“周总理”的脚。 获得这个奖项祝希娟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荣誉,作为第一位影后的祝希娟如果坚持拍电影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影演员。 然而,获奖后她却坚持要演话剧。 她决定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当演员。 之后她成为两大剧团的台柱子。 ![]() 04和丈夫相恋58年随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她的感情生活也有了进展,老天她安排了一段幸福的婚姻。 1963年祝希娟和侯烽民通过介绍相识。 侯烽民1935年出生在山东泰安,比祝希娟大三岁。 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在是一名画家。 在遇到侯烽民之前对感情一窍不通,也没有约会经验。 然而,在与侯烽民多次接触之后,她感到非常的放松和舒适。 虽然两人都没有经历过起起落落,但平静岁月的感情也是美妙的。 ![]() 祝希娟和侯烽民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 结婚后,祝希娟先后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场特别的风暴来了。 许多人受到了影响,祝希娟的家人也不例外。 那时她只拍了一部电影,就再也没有机会拍戏。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切才恢复正常。 但此时,祝希娟早已不再是20多岁的年轻少女,而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 到了自己最好的年纪去诠释角色,这对演员来说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但即便如此,祝希娟也毫不自怜,没有自暴自弃。 她很快就适应了现在的工作方式,有电影就拍,其他时间就去国外看看影展。 ![]() 之后的祝希娟有了转行的想法,1983年,深因为要在深圳成立沿海经济特区,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人才。 祝希娟听了这个消息,决定去深圳,在新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45岁的祝希娟和丈夫带着儿子到深圳创业,当他们到达深圳后祝希娟大吃一惊,没想到深圳这么匮乏,连一栋高楼都没有,一条街道只有300米左右。 之后祝希娟来到深圳电视台工作后,得到领导的重视,任命她为深圳电视台副台长,负责文艺工作。 ![]() 祝希娟和深圳属于是一起成长,工作一段时间后深圳电视台成立。 她是深圳电视台的第一位主持人,并宣布“深圳电视台今天将正式播出”。 1985年,她策划并推出了反映深圳2万名工程师的电影《男性公民》,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反响。 此后,她推出了《超越人生》、《最后的贵族》等影视作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祝希娟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地方电视台只要播放新闻,大家就会调到别的台的局面。 ![]() 05选择在养老院养老祝希娟于1998年退休,由于孩子都在美国。 所以她和丈夫侯烽民为了孩子来到美国洛杉矶,开始了新的海外生活。 祝希娟和朋友们在美国成立了琼花影视艺术公司,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 在洛杉矶,没有人知道祝希娟是谁,因此她更加自由。 60岁的她和别人一起学习英语,65岁还和朋友一起学习驾照。 ![]() 后来,他的女儿侯兰在洛杉矶结婚。 事业爱情双丰收,她的儿子侯亮在深圳当导演,祝希娟经常为了事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两地奔波。 但因为对表演的热爱祝希娟并不觉得自己累。 在2009年,她还拍摄电影《寻找成龙》(2009),在里面饰演张艺山的祖母。 随着祝希娟和侯烽民的年纪越来越大,女儿提出让父母留在美国,自己好方便照顾他们。 然而,祝希娟和丈夫侯烽民却拒绝了。 夫妇二人一致认为要“落叶归根”,所以他们在2016年回到深圳。 ![]() 2017年,79岁的祝希娟主演了《雪与冬至》,凭借这部剧获得了金鸡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正是因为这部戏,祝希娟才注意到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这使得祝希娟有一个决定,那就是绝不麻烦儿子女儿,所以和丈夫侯烽民搬到了养老院。 但这一举动让祝希娟的孩子很难理解。 孩子们认为他们的父母的这一决定会让他们受到争议。 按照传统观念,有些人认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是不孝顺的。 儿女一直想把祝希娟夫妻来接到自己照顾,但祝希娟说: “你有你的工作和事业,我这个年纪,不要给我的孩子惹麻烦,这就是我的心愿”。 ![]() 儿女只好同意,去看望你的父母。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疏忽父母,在他们放假休息时他们会接父母回家住上几天。 也会经常去养老院看看父母生活得怎么样。 此外儿女还给祝希娟夫妇安排到设备齐全最好的养老院,他们每天吃的食物营养丰富,食材都是新鲜的有机蔬菜。 在养老院里祝希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白天上课学习音乐、书法等,下午,她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身体。 ![]() 结语:正如祝希娟所说,养老院院的生活非常美好。 每天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说说笑笑,过着充实的生活。 人到晚年,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越来越弱。 需要人照看,不想麻烦子女住养老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不论是去养老院还是自己照顾父母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经济基础是保障老年人生活无忧的最重要前提。 此外还需要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儿女的孝心。 三个因素汇聚在一起才能让老人安享晚年。 希望所有老人都可以像祝希娟一样老有所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