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

 金色年华554 2022-06-19 发布于江西

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

蒙特威尔第认为音乐应该表现人类最深刻的感情,被称为“确定了近代音乐方向的划时代音乐家”,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追求理想时能苦思冥想,百折不挠。

这位富有创造力的音乐天才的目的,不是实现遥远的过去的理想,而是表达自己身上的生命和热情,以及绚丽的色彩,旺盛的创意,悲壮的节奏和令人惊骇的戏剧表现。

由于在当时的音乐载体中找不到足够的天地,本能驱动蒙氏走向戏剧,他是第一位复活古希腊悲剧精神、创作出既古典又现代的音乐戏剧的艺术家,被称为“近代歌剧之父”。

作为先锋派代表人物,蒙氏积极参加音乐改革运动,创造出所谓“激动风格”,从而使意大利歌剧成为不朽。

代表作《奥菲欧》揉合了牧歌的要素,讴歌人间真情,与作者的时代精神非常合拍;《波佩娅封后记》描述命运、道德、爱情三女神,她们争论谁是控制人力量的最强者,结果是爱情女神赢得桂冠。

蒙氏不仅是第一个把歌剧这种体裁发挥到极致的作曲家,而且赋予牧歌更丰富的感情内涵,并为教堂音乐引入了一种新的进步思想。

他说:“现代的作曲家应该根据真理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牧歌创作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体裁的巅峰,而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

他的音乐以一种新的力量和具有某些真实性的丰富内容表现了人类的情感,被认为是“新音的创造者”。

蒙特威尔第被公认为是“音乐界的莎士比亚”,他们是真正站在人性的基础上来安排戏剧结构的,体现了人类的感情,而不是宗教的劝诫和神明的启示。

在为人的力量进行不懈斗争,在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悲愤呐喊方面,米开朗琪罗是其榜样,甚至那种高傲神秘而安祥的孤独,二人也极为相似。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1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